[发明专利]电子组件和印刷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5683.8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戈特瓦尔德;克里斯蒂安·勒斯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韦策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5K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慧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组件 印刷 电路板 | ||
本发明涉及电子组件和印刷电路板,电子组件具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第一引线框架(31)的。第一引线框架(31)承载第一半导体组件(32)。在引线框架(31)的平面中布置有分流元件(34),其中分流元件(34)包括布置在第一端子接触件(35)和第二端子接触件(36)之间的电阻体(37)。导电连接件(44)从第一半导体组件(32)的端子(20)经由第一引线框架(31)延伸至分流元件(34)的第一端子接触件(35)。有助于获得良好精度的电流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第一引线框架的电子组件。第一引线框架承载第一半导体组件。
背景技术
已知的是,导电引线框架使用在电子组件中,用于从半导体组件中引出电流,EP 2524 394 A2。尤其,可经由这种引线框架传输较大的电流强度,这在功率电子装置中使用是有利的。
如果旨在测量流过半导体组件的电流的强度,那么电流能够穿过数值低的电阻(分流)并且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降,DE 10 2016 003 988A1。从压降中能够推出电流强度进而推出能量消耗。
为了将电流测量期间的消耗或损失功率最小化,可使用具有极其小电阻、例如100μOhm数量级的分流器。当使用这种低电阻值的时候,必须注意确保在连接分流器时将接触电阻保持最小。否则,接触电阻能够快速地位于与测量电组相同的数量级中,由此损害电流测量。
安装在表面上的组件具有的缺点是:所产生的损失功率通过对流释放到环境。传递到周围空气的热量低,因为空气是极其差的热导体并且组件的表面积小。由于散热差,组件在高电流的情况下加热厉害。因为由温度提高而造成材料电阻的变化,使在使用这种分流器时的测量精度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子组件,其中能够以高精度测量流过半导体组件的电流。电子组件具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第一引线框架,其中,第一引线框架承载第一半导体组件;和布置在第一引线框架的平面中的分流元件,其中,分流元件包括布置在第一端子接触件和第二端子接触件之间的电阻体,并且其中,导电连接件从第一半导体组件的端子经由第一引线框架延伸至分流元件的第一端子接触件。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组件中,将分流元件布置在引线框架的平面中。分流元件具有布置在第一端子接触件和第二端子接触件之间的电阻体。导电连接件从半导体组件的端子经由引线框架延伸至分流元件的第一端子接触件。
通过将分流元件布置在引线框架的平面中,在引线框架或分流元件的平面中延伸的面能够用于接触分流元件。由此能够将分流元件入口上的接触电阻保持得小,由此在测量电流时实现良好的测量精度。
第一端子接触件、第二端子接触件和分流元件的电阻体关于引线框架的平面彼此相邻地布置。电阻体能够布置在端子接触件之间,使得在端子接触件之间的电连接通过电阻体建立。相关于引线框架的平面,端子接触件能够占据分流元件的表面面积的至少50%、优选至少60%、更优选至少70%。因此,每个端子接触件能够占据比电阻体更大的面积。大面积的端子接触件是有利的,以便能够接触具有小接触电阻的分流元件。大端子接触件的另一优点在于:在电阻体中产生的损失功率扩展到端子接触件上。由于电绝缘层,这降低了到冷却体上的热阻。
电阻体能够在分流元件的整个宽度上延伸,使得电阻体形成端子接触件之间的屏障。分流元件的宽度例如能够位于5mm和20mm之间。第一端子接触件、电阻体和第二端子接触件依次布置在分流元件的长度中。分流元件的长度例如能够为10mm和30mm之间。分流元件能够具有0.5mm和2mm之间的、优选1mm和1.5mm之间的厚度。电阻体的厚度能够与端子接触件的厚度相同。电阻体的厚度能够小于端子接触件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韦策电子公司,未经施韦策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功率模块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引线框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