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分组需求多样性的中继D2D数据包缓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5373.6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江明;吴宽;佘峰霞;陈贤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40/2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分组 需求 多样性 中继 d2d 数据包 缓存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用户分组需求多样性的中继D2D包缓存方法。该方案联合考虑了用户分组需求的包偏好多样性、分组密度多样性、以及SINR需求多样性,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简洁有效的迭代求解算法。其中,包偏好多样性不仅由不同的包偏好排序体现,还考虑了包偏好集中程度的多样性,从而使系统能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全面的性能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面向移动通信领域,提出了一种LTE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基于用户分组需求多样性的中继D2D数据包缓存方法。
背景技术
D2D通信技术可以使得用户终端(UE)之间进行直接通信,而无需经过基站(eNB)等设备的传输或转发,从而达到扩大通信覆盖、降低eNB流量负载的目的。
UE-NW(UE-to-Network)中继是3GPP LTE标准制定组在D2D通信议题中引入的新特性。其具备在不增加现有网络设备的情况下,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的能力,因而在商用通信、公共安全通信(如地震、战争)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图1所示,典型的D2D UE-NW系统中包括一个eNB、若干中继帮助用户设备(Helper UE,HUE)以及若干需要D2D中继连接服务的UE(Victim UE,VUE)。eNB与HUE则通过传统的蜂窝通信链路相连接,而HUE与VUE则通过3GPP规定的D2D通信专用的副链路相连接。
在UE-NW中继技术的基础上,引入积极存储策略(Proactive Caching),将VUE用户感兴趣的数据包(以下简称包)提前存储于HUE端,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eNB负载的目的。
虽然D2D UE-NW中继缓存技术具备上述优势,但现有的方案中仍存在问题,即如何基于VUE用户分组需求多样性特征,来合理地选择包进行缓存。现有的技术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设计缺陷。典型的基于多用户分组包需求的方案,如通过利用用户分组密度和社交属性的多样性,进而获得包缓存分配结果。然而,该方案中,不同用户组的包差异仅由不同的包偏好排序体现,而忽略了包偏好集中程度的多样性,因而并不一定能准确描述用户分组包偏好的多样性。其他文献则提出了一种目标最大化吞吐率的中继D2D缓存方案,但该方案只考虑了不同包的SINR阈值目标的多样性,并未考虑用户组密度及其包偏好多样性的影响,因而并不一定符合实际的应用场景。
基于上述几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用户分组需求多样性的中继D2D包缓存方法。该方案联合考虑了用户分组需求的包偏好多样性、分组密度多样性、以及SINR需求多样性,并基于此设计了一种简洁有效的迭代求解算法。其中,包偏好多样性不仅由不同的包偏好排序体现,还考虑了包偏好集中程度的多样性,从而使系统能获得比传统方法更全面的性能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用户分组需求多样性的中继D2D缓存方案,即包需求多样性的分布式中继D2D包缓存算法(Packet-Request-Diversity-based D2D Relay-aided distributed Packet Caching Algorithm,PRD-D2D-RPC)。本发明相较于已有方案,可提供更高的系统吞吐率,因而更适用于实际的D2D UE-NW中继缓存通信系统。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用户分组需求多样性的中继D2D数据包缓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