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栅极驱动单元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5345.4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5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柯中乔;张鼎;郭文豪;段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 驱动 单元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单元以及显示装置,其中,栅极驱动单元包括预充电模块,用于根据前级传递信号将预充电信号提供至第一节点;下拉模块,用于根据后级传递信号将低电压信号提供给第一节点;第一输出模块,与预充电模块和下拉模块相连于第一节点,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以及第一时钟信号产生本级传递信号;以及第二输出模块,其与第一节点相连,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以及电源电压信号产生本级栅极驱动信号,从而避免了第二输出模块产生较大的交流功耗,直接降低了栅极驱动单元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栅极驱动单元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改变光源透光率的显示装置。由于具有显示质量好、体积小和功耗低的优点,液晶显示装置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诸如手机的移动终端和诸如平板电视的大尺寸显示面板中。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投射式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中间放置液晶分子,并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对背光模组的发光进行调制产生画面。
近些年来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呈现出了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发展趋势,集成显示驱动逐渐成为平板显示技术的研究热点。所谓集成显示驱动电路是指将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等外围电路采用开关管(TFT)实现并与像素开关管一起制作于TFT基板上。和传统的电路(IC)驱动方式相比,采用集成栅极驱动的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外围驱动芯片的数量及其压封程序、降低成本,而且使得显示器外围更加纤薄,使得显示器模组更加紧凑,机械和电学可靠性得以增强。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栅极驱动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栅极驱动单元100包括开关管T1-T7以及电容C1-C2。其中,开关管T1的控制端接收前级栅极驱动信号Gn-2,第一通路端接收第一时钟信号clk1,第二通路端与第一节点Q相连。开关管T3的控制端接收后级栅极驱动信号Gn+2,第一通路端与第一节点Q相连,第二通路端接收第三时钟信号clk3。开关管T2构成栅极驱动单元100的输出模块,控制端与第一节点Q相连,第一通路端接收第二时钟信号clk2,第二通路端输出本级栅极驱动信号Gn。开关管T4-T7组成栅极驱动单元100的稳定模块,开关管T4的控制端接收第四时钟信号clk4,第一通路端与开关管T5的第二通路端相连,第二通路端接收低电压信号VGL,其中,开关管T4的第一通路端与开关管T5的第二通路端的中间节点与本级栅极驱动信号Gn的输出端相连。开关管T5的第一通路端与第一节点Q和开关管T2的控制端的中间节点相连,控制端与开关管T7的控制端相连。开关管T6的第一通路端与开关管T5的控制端和开关管T7的控制端的中间节点相连,第二通路端接收低电压信号VGL,控制端与开关管T7的第一通路端相连。开关管T7的第一通路端与本级栅极驱动信号Gn的输出端相连,第二通路端接收低电压信号VGL。此外,电容C1的第一端与开关管T2的控制端相连,第二端与开关管T2的第二通路端连接。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接收端相连,第二端与开关管T5的控制端和开关管T7的控制端的中间节点相连。
现有技术的栅极驱动单元100通过第一开关管T1对第一节点Q1进行预充电,之后通过第一电容C1的自举作用导通开关管T2,开关管T2将第二时钟信号clk2输出为本级栅极驱动信号Gn。由于本级栅极驱动信号Gn用于驱动对应的负载,所以开关管T2需要提供较强的驱动能力,因此开关管T2的尺寸会明显大于栅极驱动单元中的其他开关管,导致开关管T2具有较大的耦合电容。由此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栅极驱动单元100的功耗主要来自于第二时钟信号clk2对开关管T2的充放电,大尺寸的开关管T2会导致现有技术的栅极驱动单元100的功耗很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单元以及显示装置,有利于减小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