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55024.4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3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60/10 | 分类号: | F24S6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空腔 内壳 容积式空气 太阳光 吸热器 微胶囊相变材料 固定设置 换热片 模块化 位置处 小端 大端 辐射和对流 石英玻璃片 出气管道 第二空腔 间隔设置 进气管道 空间形成 空气输送 圆锥筒状 轴向平行 微胶囊 入射 连通 相通 输出 转换 | ||
1.一种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用于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为空气的热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内壳,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呈圆锥筒状,具有大端以及小端,所述内壳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空腔;
石英玻璃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小端上,用于所述太阳光入射到所述第一空腔内并防止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太阳光向外辐射和对流;
至少一个换热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且沿所述内壳的轴向平行间隔设置,用于将所述太阳光转换为热能;
至少一个进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空腔靠近所述小端的位置处连通,用于将所述空气输送到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以及
至少一个出气管道,与所述第一空腔靠近所述大端的位置处相通,用于将所述第一空腔的所述空气输出,
其中,所述换热片具有多个微胶囊相变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陶瓷反射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大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空腔内依次穿过至少一个所述换热片后的所述太阳光反射到所述内壳的侧壁上;以及
至少一个换热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内壳的外表面上,用于将反射到所述内壳的侧壁上的所述太阳光转换为热能,
所述进气管道还与所述第二空腔靠近所述小端的位置处连通,
所述出气管道还与所述第二空腔靠近所述大端的位置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陶瓷反射体朝向所述内壳的内部的一端呈圆锥状,锥角为α,140°≤α≤1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换热构件为长条形的鬃毛刷,
至少一个所述鬃毛刷沿所述内壳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微胶囊相变颗粒具有囊壁以及由囊壁包裹的囊芯,
所述囊壁为聚乙烯、聚脲以及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囊芯为结晶水、盐、石蜡以及支链烷烃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换热片还包括多个连杆,多个连杆通过多个圆环围成多边环状,形成蜂窝结构,所述多个微胶囊相变颗粒嵌入所述多个圆环内,所述连杆与所述圆环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连杆的长度为3-5mm,
靠近所述小端的所述换热片上的所述连杆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小端的所述换热片上的所述连杆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温层,该保温层包裹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内壳的锥角为β,60°≤β≤8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有模块化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容积式空气吸热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外壳的形状呈圆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50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热水器及其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加热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能复合铝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