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的统一模式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54855.X | 申请日: | 201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淼;徐莉婷;马建军;蔡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式控制 占空比 工作模式 反相 统一 输入电压传感器 发明控制器 控制器输出 输入控制量 动态性能 动作开关 降低系统 开关动态 离散模式 输出电压 提升系统 同步控制 下变换器 周期发生 转换效率 变换器 减小 暂态 灵活 恢复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Non‑inverting Buck‑Boost converter,NIBB)的统一模式控制方法,通过建立NIBB的平均模型和统一模式控制模型,在统一模式控制下,输入控制量为等效占空比d,通过Buck模式、扩展Buck模式、扩展Boost模式以及Boost模式最终计算占空比。本发明控制器工作模式完全由等效占空比决定,与离散模式控制相比,不需要额外的输入电压传感器,从而降低系统成本;本发明实现暂态下变换器各工作模式的灵活切换,降低控制器输出建立时间与恢复时间,减小输出电压偏差,提升系统动态性能;与同步控制相比,减少每周期发生动作开关的数量,降低总体的开关动态损耗,提升DC‑DC变换器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发电领域与电力电子变换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的统一模式控制方法,用于多模式DC-DC变换器电路的运行控制。
背景技术
在直流配网与直流微网中,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的直流输出都具有宽电压的特征,其输出电压随特定工作条件变化而在较宽范围内波动。当可再生能源与储能设备通过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变换与电网接入时,DC-DC变换器输入电压范围与输出电压范围之间往往出现交叠。这就要求DC-DC变换器不仅具有升压能力,同时还具有降压能力。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Non-inverting Buck-Boost converter,NIBB)作为一种宽电压变换范围的DC-DC变换器,在直流配网与直流微网中,可用于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的接口变换器单元。NIBB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忽略各元件寄生参数,NIBB的平均模型为:
其中L、C、Req分别NIBB变换器的电感、电流与等效负载电阻,vi、vo分别是NIBB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iL是NIBB的电感电流,iload是等效电流源负载,d1、d2分别是S1、S2的占空比。根据式(1),令微分项为零,可得稳态变压比如下:
其中D1、D2分别是S1和S2的稳态占空比。
现有NIBB的控制策略分为同步与非同步控制两种手段,两种手段各有优缺点,分述如下:
“同步控制”是一种易于实现的NIBB控制策略。在该策略下,图1中的S1与S4开关同步动作,S2与S3开关同步动作。同步控制策略只涉及一个控制量,因此反馈回路设计方法较为简单,与传统DC-DC变换器反馈控制设计方法相同。由于同步控制策略下每个周期有四个开关动作,开关损耗大,造成能量转换效率低。同时稳态运行时电感电流较高,进而导致元件额定容量与造价升高。
“非同步控制”能够降低变换器损耗,提升变换器效率。非同步控制下的NIBB存在三种工作模式,包括Buck模式、Boost模式以及过渡模式。在Buck模式中,S2始终导通,每周期内S1、S3发生开关动作,S4不动作;Boost模式中,S1始终导通,每周期内S2、S4发生开关动作,S3不动作。在Buck与Boost模式下,每个开关周期只有两个开关动作,与同步控制相比,非同步控制策略下变换器损耗得以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4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