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灾害信息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54773.5 | 申请日: | 201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汪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G08B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控制终端 云端服务器 灾害信息 灾害信息采集 灾害 卫星遥感技术 互联网共享 处理效率 影像采集 影像传送 卫星通信 影像 传送 存储 网络 采集 共享 分类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灾害信息系统,包括公路灾害信息采集系统、控制终端以及云端服务器,所述公路灾害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卫星通信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控制终端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连接;所述公路灾害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受灾公路进行影像采集,并将采集到公路灾害影像传送至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对传送来的公路灾害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并将处理后的结果通过网络发送到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公路灾害信息的存储、分类及共享,本发明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以及互联网共享能够实时快速地了解各地的公路灾害信息,并能较快的获取公路灾害的应对方案,提升了公路灾害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灾害监控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灾害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的工程与经济活动,使得生 态环境日益化,除导致大量其他次生灾害的发生也加剧了公路灾害的发生,如 石漠化、荒漠化、人为弃土、弃渣等导致泥石流多发,水库、塘堤溃决、导致 水毁,过渡放牧,缺水等,导致风沙对公路的侵害。另外,由于人口多、耕地少、 为了保护农田,关注民生,公路不得不修建在自然环境较差的地段,不但诱发 各种灾害,而且也较大的提高了建设投资,增加了养护成本。其次,由于交通荷 载的快速增长,也加速了路基、路面及桥涵灾害的频发。
公路地质灾害按发生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突发性和渐进性两大类。突 发性公路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洪水等,具历时短,爆发力强,成 灾快,危害大的特征。渐进性公路灾害如黄土湿陷、软土沉变,膨胀土胀缩,冻 土融沉等,特点是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其后果或损失有时与前述灾害相比较, 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灾害更严重,更难防治、费用更高。
因此公路的灾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而在公路灾害防治过程中,获取公 路灾害信息的实时性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现有的公路灾害信息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中公路灾害信息系统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未能够及时快 速地进行公路灾害的提醒,同时不能够通过共享商讨的方式进行公路灾害应 对方案的制订,公路灾害未能得到快速处理,增大了公路灾害带来的损失;
(2)现有技术中公路灾害信息系统不能够对公路灾害信息进行预测,因 此不能在公路灾害发生前进行相关的公路维护,不仅增加了公路灾害处理的 难度,同时也提升了公路灾害处理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灾害信息系统,本 发明提供一种公路灾害信息系统,本发明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以及互联网共享 能够实时快速地了解各地的公路灾害信息,并能较快的获取公路灾害的应对 方案,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路灾害信息系统,包括公路灾害信息采集系统、控制终端以及云 端服务器,所述公路灾害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卫星通信与控制终端连接,所述 控制终端通过网络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所述公路灾害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对受灾的公路进行影像采 集,并将采集到公路灾害影像传送至控制终端;
所述控制终端对传送来的公路灾害影像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并将处 理后的结果通过网络发送到云端服务器;
所述云端服务器用于公路灾害信息的存储、分类及共享。
进一步地,所述公路灾害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卫星遥感影像采集模块和卫 星通信发送模块,所述卫星遥感影像采集模块与卫星通信发送模块电连接, 所述卫星遥感影像采集模块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实时获取公路灾害影像,所述 卫星通信发送模块将卫星遥感影像采集模块采集到的影像发送至控制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4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戴式设备的危险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应急状态报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