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4500.0 | 申请日: | 201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倪志军;彭勇;张朝;蒋志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4000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拉 伸缩部 顶压 预应力筋 压紧板 张拉系统 工作夹 千斤顶 工具锚组件 工作锚组件 双向千斤顶 夹紧 工作锚环 应力损失 智能 工作锚 锚垫板 滑动 抵接 平行 配合 | ||
1.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锚垫板组件(e)、工作锚组件(a)、反向压紧板(b)、千斤顶(c)和工具锚组件(d);
所述千斤顶(c)为双向千斤顶,其包括缸体(c3),该缸体(c3)上设有两个伸缩部,两个所述伸缩部的伸缩方向相互平行,两个所述伸缩部分别形成张拉伸缩部和顶压伸缩部;
所述张拉伸缩部上安装有所述工具锚组件(d),所述顶压伸缩部上安装有所述反向压紧板(b);
所述工作锚组件(a)包括工作锚环(a1)和工作夹套(a2),所述工作锚环(a1)上穿设有工作锚孔(a4),所述工作夹套(a2)与所述工作锚孔(a4)相配合;
所述工作锚环(a1)包括垫板面和承压面,所述垫板面抵靠所述锚垫板组件(e),所述承压面朝向所述反向压紧板(b),所述工作夹套(a2)从所述承压面插入所述工作锚孔(a4),所述顶压伸缩部推动所述反向压紧板(b)顶压所述工作夹套(a2),使其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压紧板(b)包括压紧板本体(b1),该压紧板本体(b1)包括背向设置的装配面和施压面,所述装配面朝向所述工具锚组件(d),所述施压面上设有压紧凸台(b2),所述压紧凸台(b2)正对所述工作夹套(a2),所述压紧凸台(b2)中心处设有预应力筋穿1力筋穿孔(b3)的两端分别开口于所述压紧凸台(b2)的端面和所述装配面;
所述工作锚环(a1)的承压面上设有与所述压紧凸台(b2)相对应的压紧对接盲孔(a3),该压紧对接盲孔(a3)孔底贯穿有所述工作锚孔(a4),该工作锚孔(a4)为圆台形,该工作锚孔(a4)内径较大的一端开口于所述压紧对接盲孔(a3)内,该工作锚孔(a4)内径较小的一端开口于所述垫板面;
所述工作夹套(a2)的外壁为与所述工作锚孔(a4)内壁相适应的圆台状,所述工作夹套(a2)中心设有预应力筋锚固孔,所述工作夹套(a2)由至少两瓣工作夹片环向拼装而成,所述工作夹套(a2)的大头端的直径大于所述工作锚孔(a4)的最大内径且小于所述压紧对接盲孔(a3)的内径,所述工作夹套(a2)的大头端伸出所述工作锚孔(a4)后落在所述压紧对接盲孔(a3)内,所述压紧凸台(b2)顶压所述工作夹套(a2)的大头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压紧板(b)与工作锚环(a1)之间设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压紧板本体(b1)上的锚环定位杆(b4)和设于所述工作锚环(a1)上的定位孔(a5);
所述锚环定位杆(b4)垂直设置于所述压紧板本体(b1)的施压面上,所述定位孔(a5)设置于所述工作锚环(a1)的承压面上,该定位孔(a5)为盲孔;
所述锚环定位杆(b4)伸入所述定位孔(a5)内与其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千斤顶的缸体(c3)上贯穿设有预应力筋过孔,两个所述伸缩部分别沿所述预应力筋过孔的两端伸出所述缸体(c3),两个所述伸缩部上对应所述预应力筋过孔分别设有预应力筋夹持孔;
位于所述张拉伸缩部上的所述预应力筋夹持孔形成锚环固定孔(c1),所述工具锚组件(d)安装于该锚环固定孔(c1)内;
位于所述顶压伸缩部上的所述预应力筋夹持孔形成压紧板固定孔(c2),所述反向压紧板(b)安装于该压紧板固定孔(c2)内;
所述缸体(c3)包括同轴线套设的外套筒(c5)和内套筒(c6),所述内套筒(c6)的内部腔体形成所述预应力筋过孔,所述外套筒(c5)和内套筒(c6)之间形成圆筒状的油室,该油室的中部设有油室隔离环(c3a),该油室隔离环(c3a)分别与所述内套筒(c6)的外壁和外套筒(c5)的内壁固定连接,该油室隔离环(3a)将所述油室分隔为两个活塞腔(c4),两个所述伸缩部分别从所述油室的两端伸入两个所述活塞腔(c4)内,所述油室的两端与对应的伸缩部之间密封,每个所述活塞腔(c4)对应的所述外套筒(c5)上分别设有注油嘴和回油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恒佳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45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桥梁施工用切缝装置
- 下一篇: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双向顶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