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茶园土壤提高茶叶品质的有机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3957.X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棠可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G3/04;C05G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园土壤 农用稀土 绿色木霉菌 茶叶品质 有机肥 制备 金针菇菌渣 茶叶残渣 钙镁磷肥 技术效果 磷酸氢铵 人畜粪肥 土壤肥力 伊利石粉 酒糟 腐殖酸 混合肥 重量份 活菌 脲酶 氮肥 茶叶 增产 刺激 土壤 转化 保证 | ||
本发明制备了一种改善茶园土壤提高茶叶品质的有机肥,其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伊利石粉20‑50份、钙镁磷肥30‑50份、氮肥20‑35份、腐殖酸30‑60份、农用稀土5‑15份、磷酸氢铵20‑30份、酒糟10‑30份、人畜粪肥50‑100份、绿色木霉菌1‑5份、金针菇菌渣30‑50份、茶叶残渣30‑50份、所述绿色木霉菌活菌总浓度为1.7x108cfu/ml;所述农用稀土中,以重量比例计,镧:铈=2:1,所述农用稀土中,镧的含量为320~350mg/kg;本发明所制备的混合肥通过刺激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提高氮的转化,加大土壤肥力,进而提升茶园土壤品质;保证茶叶产量连续增产,取得了优异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改善土壤酶活性的有机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茶园土壤提高茶叶品质的有机肥。
背景技术
茶叶在我国是一款广泛饮用的饮品。由于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具有提神醒脑明目的作用,备受人们的喜爱;并且由于其日益丰富的文化价值,在我国是重要的经济产物,由于茶叶喜好酸性土壤,茶叶普遍种植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丘陵或山区。
我国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每年降雨集中、降水量大,雨水冲刷会造成茶园土壤的板结;并且由于丘陵地区大多土壤质地粘重、结构差、肥力低,造成茶叶品质欠佳,生产效益不高。茶叶的品质还跟土壤中氮的含量有极大关系,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脲酶是催化尿素水解成碳酸和两分子氨的含镍酶,脲酶的氨化作用对土壤有效氮的含量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改善茶叶品质,关键在于改善茶园土壤的品质与土壤中的有效氮的含量。
稀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施用于我国农业领域,对农作物的生长有普遍的促进作用,并且土壤中的多种酶对稀土有着极其敏感的反应,可以通过稀土对于土壤酶的刺激作用来对稀土的用量进行调控;但稀土的用量过高将会导致生态稀土承受严重的损害;因此如何把握稀土的用量,才能保证茶园土壤的质地改善,提高土壤中的有效氮含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改善茶园土壤,提高茶叶的品质的有机肥。
一种改善茶园土壤提高茶叶品质的有机肥,所述有机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伊利石粉20-50份、钙镁磷肥30-50份、氮肥20-35份、腐殖酸30-60份、农用稀土5-15份、磷酸氢铵20-30份、酒糟10-30份、人畜粪肥50-100份、绿色木霉菌1-5份、金针菇菌渣30-50份、茶叶残渣30-50份,所述绿色木霉菌活菌总浓度为1.7x108cfu/ml;所述农用稀土中,以重量份数计,镧:铈=2:1,所述农用稀土中,镧的含量为320~350mg/kg。
本发明制备的有机无机复混肥采用了有机肥与无机肥复混的方式对茶园土壤的品质进行提高,首先本发明制备有机肥时,利用了酒糟发酵,复混人畜粪肥、绿色木霉菌、金针菇菌渣、茶叶残渣等制备有机肥。发明人在原料的选择上发现,金针菇菌渣不同于其他的食用菌菌渣,金针菇菌渣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碳、酶活性、增加土壤含水量;而酒糟可以是各种粮食或水果酿酒后所剩的废料,其可以保证有机肥的自然发酵,并且无需使用额外的酵母菌;既保证了发酵效果,又能够起到废物利用的技术效果;在发酵的过程中添加绿色木霉菌可以杀灭人畜粪肥、茶叶残渣等多种组分中携带的病菌,杜绝肥料二次污染土壤。
稀土的使用是发明人关注的重点,已有研究发现稀土对于土壤的酶活性有一定的刺激或抑制作用,并且不同的土壤中出现了完全不同的趋势效果,因此发明人对于农用稀土的用量尤其谨慎,并且因为茶叶本身对于土壤中氮的需求量十分大,因此发明人反复试验后发现了在农用稀土的使用中,在镧:铈=2:1,并且镧含量为320~350mg/kg的条件下,稀土对茶园土壤中的脲酶的刺激作用最佳;如果对其比例进行改变,或者将镧的含量进行调整,均无法取得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棠可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棠可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3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