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隙预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53945.7 | 申请日: | 2018-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丽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9B23/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裂隙 按压把手 预制装置 底座 弹性夹层 弹性塑胶 裂隙刀片 实验效率 固定轴 刀片 滑道 预制 制作 | ||
1.一种裂隙预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压把手(601)、底座(602)和设置在二者之间的弹性夹层,所述按压把手(601)为长方体,包括四个第一侧壁和顶板,所述底座(602)为长方体,包括四个第二侧壁和底板,所述按压把手(601)和所述底座(602)之间通过多个弹性塑胶(603)相连,且所述按压把手(601)和所述底座(60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形成所述弹性夹层;所述裂隙预制装置包括多个裂隙制作部,所述裂隙制作部包括固定轴(604)、助推刀片(605)、裂隙刀片(606)和滑道(607);
所述固定轴(604)位于所述按压把手(601)的内部,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前侧和后侧的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滑道(607)为长条形的中空结构,固定在所述底座(602)内,所述滑道(607)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轴(604)的左右两侧,所述助推刀片(605)为两个,上端连接在所述固定轴(604)上,每个所述助推刀片(605)的下端均连接有一个裂隙刀片(606),所述裂隙刀片(606)贯穿在所述滑道(607)中;
所述裂隙预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轴(609)、第二控制轴(610)、第三控制轴(612)和第四控制轴(613),所述第一控制轴(609)与所有的裂隙制作部的位于左侧的滑道(607)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三控制轴(612)与所有的裂隙制作部的位于左侧的滑道(607)的上端相连,在所述底座(602)的左侧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控制轴(609)和所述第三控制轴(612)的左端为螺纹结构,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一通孔中穿出,在所述第一控制轴(609)和所述第三控制轴(612)的左端设置有螺母(611),所述第二控制轴(610)与所有的裂隙制作部的位于右侧的滑道(607)的下端相连,所述第四控制轴(613)与所有的裂隙制作部的位于右侧的滑道(607)的上端相连,在所述底座(602)的右侧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控制轴(610)和所述第四控制轴(613)的右端为螺纹结构,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中穿出,在所述第二控制轴(610)和所述第四控制轴(613)的右端设置有螺母(611);在所述底座(602)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供所述裂隙刀片(606)穿过的长条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隙预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把手(601)的所述顶板长为800mm,宽为200mm,厚为45mm,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为55mm,材质为塑料;所述底座(602)的所述底板的长为800mm,宽为200mm,厚为200mm,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为15mm;所述弹性塑胶(603)的高度为200mm,前后长度为200mm,左右宽为20mm,在10kg压力下压缩范围小于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隙预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刀片(605)的上下长为140mm,厚为3mm,前后宽为200mm,所述裂隙刀片(606)的上下长为300mm,厚为1.5mm,前后宽为200mm;所述滑道(607)的长为150mm,壁厚为2mm,前后宽为200mm,中空的厚度为3.5mm;所述助推刀片(605)、所述裂隙刀片(606)和所述滑道(607)的材质为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隙预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轴(609)、所述第二控制轴(610)、所述第三控制轴(612)和所述第四控制轴(613)的所述螺纹结构的长度为30-100mm。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裂隙预制装置进行Λ型裂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实验制定要求铺设模拟岩层骨料,抚料、铺平并压实,铺设到需要预制裂隙的岩层时,开始使用裂隙预制装置制作裂隙;
按照实验制定的裂隙密度的要求,通过旋转第一控制轴(609)和第二控制轴(610)的螺母(611),精确的扩大或者减小滑道(607)在底座(602)露出部分的距离,达到实验需求,如实验要求裂隙的密度是20组/米,则每组裂隙的间距为0.05m,则需要保证同一组滑道(607)在底座(602)露出部分的间距为0.05m;
按照实验制定的裂隙角度的要求,通过旋转第三控制轴(612)和第四控制轴(613)的螺母(611),精确的控制裂隙刀片(606)的角度,具体角度可以在按压时测量一下露出来的刀片,先通过旋转第一控制轴(609)和第二控制轴(610)的螺母(611),达到实验裂隙密度的要求,再通过旋转第三控制轴(612)和第四控制轴(613)的螺母(611),精确的控制裂隙刀片(606)的角度,达到裂隙角度的要求;
调整好的裂隙预制装置贴放在模拟岩层的上方,缓慢匀速的按下按压把手(601),按照实验制定的裂隙长度的要求,往下按压的距离等于裂隙的长度,精度控制在10mm以内即可,整个过程中切不可让裂隙预制装置发生侧向的滑动,然后缓慢的释放按压把手(601),收回裂隙刀片(606);将裂隙预制装置拿起,在沿着装置长度方向移动一个裂隙间距的距离处放下裂隙预制装置,即L,贴放在模拟岩层的上方,缓慢匀速的按下按压把手(601),按照实验制定的裂隙长度的要求,往下按压的距离等于裂隙的长度,精度同样控制在10mm以内即可,整个过程中切不可让裂隙预制装置发生侧向的滑动,然后缓慢的释放,这样,完成Λ型裂隙一个模型量的预制,根据实验需要的面积,按照上述方式完成多个模型裂隙预制的量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丽,未经赵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39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