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包层掺镱光纤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53097.X | 申请日: | 2018-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罗文勇;赵梓森;杜城;严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36 | 分类号: | G02B6/036;H01S3/067 |
| 代理公司: | 42225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包层掺镱光纤 中心芯区 内包层 外包层 纤芯 芯区 掺杂 激光输出条件 高功率光纤 掺镱光纤 工作能力 功率分布 光纤技术 石英包层 同心设置 镱离子 光纤 优化 | ||
1.一种双包层掺镱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纤芯、内包层(20)和外包层(21),所述纤芯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圆形的中心芯区(10)、以及至少四个与所述中心芯区(10)同心设置的环形掺杂芯区,所述中心芯区(10)和四个所述环形掺杂芯区的镱离子浓度由内到外依次增加,且所述内包层(20)和外包层(21)均为石英包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层掺镱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层(20)和外包层(21)的横截面均为正八边形结构,且所述内包层(20)的顶点位于所述外包层(21)边长的中心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层掺镱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层(20)横截面为正八边形结构,所述外包层(21)横截面为中心对称的十六边形,所述十六边形由八条长边和八条短边交替连接而成,所述,且所述内包层(20)的顶点位于所述外包层(21)长边的中心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包层掺镱光纤,其特征在于:八条所述长边的延长线相互交叉后可围合成一正八边形,所述正八边形的边长长度为L0,所述十六边形的短边长度为L1,L1:L0=1:20~1: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层掺镱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包层(20)为纯石英材料,所述外包层(21)为掺氟的石英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包层掺镱光纤,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环形掺杂芯区由内到外依次为第一环形掺杂芯区(11)、第二环形掺杂芯区(12)、第三环形掺杂芯区(13)和第四环形掺杂芯区(1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包层掺镱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芯区(10)的镱离子浓度为p1,所述第一环形掺杂芯区(11)的镱离子浓度p2=(1+m1)*p1,其中m1取值范围为8.0%~16.0%,所述第二环形掺杂芯区(12)的镱离子浓度p3=(1+m2)*p1,其中m2取值范围为15.0%~18.0%,所述第三环形掺杂芯区(13)的镱离子浓度p4=(1+m3)*p1,其中m3取值范围为16.0%~19.0%,所述第四环形掺杂芯区(14)的镱离子浓度p5=(1+m4)*p1,其中m4取值范围为17.0%~20.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包层掺镱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芯区(10)的直径为d1,所述第一环形掺杂芯区(11)的直径为d2,所述第二环形掺杂芯区(12)的直径为d3,所述第三环形掺杂芯区(13)的直径为d4,所述第四环形掺杂芯区(14)的直径为d5,d2=d1+(1-c1)*d1,d3=d1+(2-c2)*d1,d4=d1+(3-c3)*d1,d5=d1+(4-c4)*d1,其中,c1取值范围为3%-5%,c2取值范围为8%-12%,c3取值范围为13%-19%,c4取值范围为6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30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