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胶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52717.8 | 申请日: | 2018-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7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立根 |
| 主分类号: | B27K9/00 | 分类号: | B27K9/00;B27L11/08;B27K5/00;B27K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束 竹材 碳化处理 无胶 竹片 竹屑 加热 成型模具 蒸煮软化 烘干 碳化 黏合 制备 成型 送入 消毒 一次成型 预热 放入 热磨 蒸煮 冷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胶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竹片或竹屑;步骤2、将竹片或竹屑放入预热蒸煮罐中进行蒸煮软化处理;步骤3、将经过蒸煮软化处理的竹片或竹屑热磨成纤维束;步骤4、对所述纤维束进行干燥碳化处理,其中干燥碳化处理具体为将纤维束送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190℃,加热时间2—4小时,纤维束碳化,碳化程度为5%—30%;步骤5、将经过干燥碳化处理的纤维束送入成型模具中;步骤6、对所述成型模具进行加热,使其中的纤维束黏合成型;步骤7、对黏合成型的纤维束进行冷却,从而一次成型为所述无胶重组竹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胶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重组竹材是我国科研人员立足国情自主创新研发出的一种竹质材料,产品涵盖地板、家具、建筑、装潢等众多行业,是目前竹材工业化加工利用的一个主要方向。
现有技术中,针对竹材重组的技术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先将竹材剖分成条状或丝状,干燥,浸胶,二次干燥,冷压,加热固化,冷却降温,最终制得重组竹材。然而整个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冷压工艺,生产效率低、能耗大、热压周期偏长,产品质量不稳定,且施加了化学胶黏剂,产品不环保,存在诸多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胶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以提供一种绿色环保、产品外观可一次成型、可实现连续化生产的无胶重组竹材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无胶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竹片或竹屑进行蒸煮软化处理再热磨成纤维束,然后对纤维束进行加热压缩处理并转入成型模具中,对成型模具进行加热使其中的纤维束黏合成型,从而一次成型为所述的无胶重组竹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无胶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竹片或竹屑;
步骤2、将竹片或竹屑放入预热蒸煮罐中进行蒸煮软化处理;
步骤3、将经过蒸煮软化处理的竹片或竹屑热磨成纤维束;
步骤4、对所述纤维束进行干燥碳化处理,其中干燥碳化处理具体为将纤维束送入烘干消毒碳干机,烘干消毒碳干机加热的温度为160—190℃,加热时间2—4小时,纤维束碳化,碳化程度为5%—30%;
步骤5、将经过干燥碳化处理的纤维束送入成型模具中;
步骤6、对所述成型模具进行加热,使其中的纤维束黏合成型;
步骤7、对黏合成型的纤维束进行冷却,从而一次成型为所述无胶重组竹材。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蒸煮温度为160~190℃,蒸煮时间为5~10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所述纤维束的直径为0.5~2.0mm,所述纤维束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为5~7。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成型模具为耐高温、具有透气网孔、磁钢材质的封闭框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所述成型模具的形状为圆形或中空矩形。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所述成型模具外套有加热管,对成型模具的加热温度为180~220℃,加热时间为60~1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无胶重组竹材的制备方法,在无胶重组竹材的制备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胶黏剂,生产工序少,从而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无胶重组竹材,可以一次成型,具有强度高、密度可控、环保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立根,未经韩立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2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竹条染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夹紧移动机构及树干削皮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