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姜青枯病的银杏源促生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52034.2 | 申请日: | 201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辉;何福林;张斌;刘小文;张祖姣;赵子豪;蒲兴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A01N63/00;A01N63/04;A01P1/00;C12R1/07;C12R1/77 |
代理公司: | 长沙明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2 | 代理人: | 叶舟 |
地址: | 42519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青枯病 促生制剂 银杏 化学农药 生姜 防治 蒸馏水 广谱抗菌活性 农民增加收入 生物技术领域 腐皮镰孢菌 无公害生产 内生真菌 生防制剂 生物制剂 芽胞杆菌 原料组成 镰刀菌 重量份 制备 农民 应用 出口 开发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姜青枯病的银杏源促生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摩加夫芽胞杆菌0.8‑1.2份、层出镰刀菌0.6‑1.0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银杏内生真菌腐皮镰孢菌T‑7 0.3‑0.5份及蒸馏水5.0‑10.0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姜青枯病的银杏源促生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是专门针对生姜青枯病开发的生防制剂。由于是生物制剂,完全没有因化学农药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有利于蔬菜的无公害生产,农民可以不用或减少其他化学农药的用量,这不仅可为农民节省开支,而且有利于蔬菜的出口,同时,降低了生姜的发病株率,由原来的20‑40%降到10%以下,可为农民增加收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姜青枯病的银杏源促生制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治姜青枯病的银杏源促生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生姜青枯病俗称“姜瘟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这种土传病原菌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以侵染50多个科300多种作物。该病原菌主要由土壤传播,根部侵染后在维管束中大量繁殖造成维管束的堵塞,影响寄主作物的水分运输,从而造成萎蔫死亡。这种病害由于地理分布范围广,寄主范围广,所以一旦侵染非常容易造成毁灭性打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
生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姜瘟病在20世纪50年代既有报道,近年来发病趋势逐渐严重,据调查,田间一般发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高达30%~40%,局部地块甚至绝产失收。而且由于发病降低品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姜瘟病的防治多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出发,防治效果不明显,而且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生物防治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综上所述,开发新的、更为高效和安全的微生物杀菌剂控制姜瘟病的发生是提高社会生产总量的需要,同时更是农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号社会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治姜青枯病的银杏源促生制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现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姜青枯病的银杏源促生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摩加夫芽胞杆菌0.8-1.2份、层出镰刀菌0.6-1.0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银杏内生真菌腐皮镰孢菌T-7 0.3-0.5份及蒸馏水5.0-10.0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摩加夫芽胞杆菌1.0份、层出镰刀菌0.8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银杏内生真菌腐皮镰孢菌T-7 0.4份及蒸馏水7份。
进一步的,所述摩加夫芽胞杆菌的培养方法为:先将摩加夫芽孢杆菌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至菌密度OD600值为0.6-0.8,得到菌液,然后在100重量份培养基中接种2-5重量份的摩加夫芽孢杆菌的菌株,37℃培养,直至摩加夫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2-20×207个/克的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种子培养基的配方为: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pH值7.0-7.2,121℃灭菌30min;所述100重量份培养基的配方为:葡萄糖15g,淀粉1g,豆饼粉25g,硫酸锰1g,磷酸二氢钾1.5g,硫酸镁0.5g,酵母膏0.2g,氯化铁0.1g,碳酸钙0.1g,pH7.0-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学院,未经湖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52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