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9382.4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鹏;姚瑶;赵泽民;王秦阳;华得梅;高航;刘衡;黎学皓;杨丽丽;熊建武;刘世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002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部管 悬浮颗粒 土工布 围堰 浮筒 水体 悬浮 水体浊度 一段距离 扩散 套环 帷幕 水质污染 钢丝绳连接 工程进度 活动连接 立柱连接 施工过程 水平布置 水体水质 饮水健康 重物 水源地 迎水面 布设 立柱 填筑 分段 水源 封闭 施工 污染 居民 保证 | ||
1.一种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土工布(104)的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水平布置的上部管(107),上部管(107)与多个浮筒(101)连接,上部管(107)还通过套环(105)与立柱(106)活动连接,在土工布(104)的底部设有重物(109),由上述结构构成悬浮帷幕(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土工布(104)的底部设有底部管(108),重物(109)与底部管(10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部管(107)两端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的装置,其特征是:在浮筒(101)上设有悬浮支撑件(110),悬浮支撑件(110)一侧设有向上伸出的支撑杆(1101),支撑杆(1101)与土工布(104)的顶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悬浮支撑件(110),包括固定部(1102)和支撑杆(1101),固定部(1102)用于与浮筒(101)固定连接,在固定部(1102)设有开口,在开口的位置设有连接法兰,支撑杆(1101)位于固定部(1102)的一侧,并向固定部(1102)的顶部方向伸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浮筒(101)交错位于土工布(104)的两侧,悬浮支撑件(110)的支撑杆(1101)均靠近土工布(104)的方向。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装置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多个悬浮帷幕(1)互相连接设置在围堰戗堤(2)施工区域外侧的水中,各个悬浮帷幕(1)之间通过钢丝绳(102)连接,通过以上步骤在围堰戗堤(2)施工时降低水体浊度,避免水质污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装置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沿着围堰戗堤(2)的迎水面(21)一段距离布设浮筒(101),浮筒(101)下方设置土工布(104),土工布(104)根据渗透情况设置单层或多层,在土工布(104)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上部管(107),在土工布(104)的底部设置重物(109),将浮筒(101)与上部管(107)连接;
s2、每隔一段距离插打一根立柱(106),上部管(107)或浮筒(101)通过套环(105)与立柱(106)连接;
s3、将分段的土工布(104)用钢丝绳(7)连接成整体,形成封闭的悬浮帷幕(1);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围堰戗堤(2)填筑施工时降低水体浊度,避免水质污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装置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沿着围堰戗堤(2)的迎水面(21)一段距离布设浮筒(101),在浮筒(101)上固定安装悬浮支撑件(110),浮筒(101)下方设置土工布(104),根据渗透情况设置单层或多层,在土工布(104)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上部管(107),在土工布(104)的底部设置重物(109),将浮筒(101)与上部管(107)连接,悬浮支撑件(110)的支撑杆(1101)与土工布(104)的顶端连接,以使土工布(104)的顶端露出在水面之外;
s2、每隔一段距离插打一根立柱(106),上部管(107)或浮筒(101)通过套环(105)与立柱(106)连接;
s3、将分段的土工布(104)用钢丝绳(7)连接成整体,形成封闭的悬浮帷幕(1);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围堰戗堤(2)填筑施工时降低水体浊度,避免水质污染。
10.根据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一种采用阻断水体悬浮颗粒扩散装置的方法,其特征是:悬浮帷幕(1)距离迎水面(21)的底端4~6米;
立柱(106)的间距为8-12米;
土工布顶端高出水面30~50cm;
悬浮帷幕(1)分段形成框格状的围幕结构;
待悬浮帷幕(1)形成后,开始水体中填筑施工,并定期监测水体浊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93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污栅栏
- 下一篇:一种智能景观湖面垃圾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