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工布防堵塞透水桩施工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9351.9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5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崔新壮;金青;张磊;王洁茹;王艺霖;李骏;崔社强;王忠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5/7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桩尖 堵塞 土工布袋 套管 施工过程 施工装置 透水性能 布防 悬挂 凸起 可拆卸连接 紧密连接 周向间隔 土颗粒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工布防堵塞透水桩施工装置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透水桩在施工过程中易堵塞、透水性能降低的问题,具有既能保证透水性能,又能降低土颗粒进入,避免透水桩堵塞的效果;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套管与桩尖,桩尖的顶部具有与套管相配合的凸起,凸起的周向间隔分布若干第一悬挂部;所述套管通过套设于其底部的土工布袋与桩尖相接,以防止施工过程中透水桩堵塞;所述土工布袋的底部具有与第一悬挂部相配合的第二悬挂部,保证土工布袋与桩尖紧密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工布防堵塞透水桩施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复合地基技术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近几年来地基处理发展的一个典型趋势就是在既有的地基处理方法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地基处理方法,特别是将多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综合使用,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复合加固技术。
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从透水性角度粗略可以分为透水性和不透水性两种。透水桩兼顾快速排水与较高强度,用透水桩取代其他桩体,可以在保证透水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桩基的动态抗压和抗拉强度,从而加快由地震引发的地基内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提高地基的整体抗震能力。
但是,透水桩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堵塞问题,导致其透水性能降低;在地基固结过程中,在足够大的渗透力作用下管涌性土中的可移动颗粒也会进入桩体材料孔隙,造成堵塞;地震时,地基液化使土体呈流动或半流动状态,土中细颗粒流动也会引起透水性桩的堵塞。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工布防堵塞透水桩施工装置及方法,其具有既能保证透水性能,又能降低土颗粒进入,避免透水桩堵塞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土工布防堵塞透水桩施工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套管与桩尖,桩尖的顶部具有与套管相配合的凸起,凸起的周向间隔分布若干第一悬挂部;
所述套管通过套设于其底部的土工布袋与桩尖相接,以防止施工过程中透水桩堵塞;
所述土工布袋的底部具有与第一悬挂部相配合的第二悬挂部,保证土工布袋与桩尖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土工布袋采用经编复合土工布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挂部为挂钩,所述第二悬挂部为吊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挂部为吊环,所述第二悬挂部为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空腔的内径设定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桩尖呈倒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桩尖材质为预制混凝土或钢材。
一种土工布防堵塞透水桩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装置安装:
将土工布袋套在套管的底端,土工布袋的第二悬挂部与桩尖的第一悬挂部配合后,将套管与桩尖卡合在一起;
步骤(2)沉管造孔:
预先确定桩尖沉入深度,采用振动沉管机造孔,沉管达到设定标高后停止;
步骤(3)透水混凝土灌注及拔管:
使用料斗将透水混凝土料加入套管内,至满足设计用量;沉管原地留振设定时间后,边振动边拔管,直至桩管全部拔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透水混凝土料级配以粒径10-20mm碎石为主,并添加增强材料、外加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在拔管过程中遇到套管内材料黏滞不出,通过捶击管壁,并进行反插,每次反插留振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9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