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控豆科植物根瘤固氮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8160.0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8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谢芳;林杰顺;李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C12N15/113;C07K14/415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瘤植物 固氮能力 豆科植物根瘤 遗传改良 植物品质 根瘤 性状 调控 应用 | ||
1.一种调节根瘤植物的根瘤形成或固氮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调节根瘤植物中NIT多肽的表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调根瘤植物中NIT多肽的表达,从而促进根瘤形成、增加根瘤数、提高植物的固氮能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瘤是有固氮能力的根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调植物中NIT多肽的表达包括:下调或敲除植物中NIT基因,或下调植物中NIT多肽的表达或活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NIT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中的保守性区域为靶点抑制NIT基因的表达;或通过采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基因编辑,从而敲除NIT基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上调根瘤植物中NIT多肽的表达,从而抑制根瘤形成、减少根瘤数、下调植物的固氮能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瘤植物是NIT多肽表达不足的植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瘤植物是豆科植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IT多肽是豆科植物来源的NIT多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IT多肽是苜蓿的NIT多肽,选自NIT1、NIT2、NIT3、NIT4、NIT5;或
所述的NIT多肽是大豆的NIT多肽,选自NIT1、NIT2、NIT3、NIT4、NIT5、NIT6、NIT7、NIT8、NIT9、NIT1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IT多肽选自下组:
(a)如SEQ ID NO:2、4、6、8或10氨基酸序列的蛋白;
(b)将SEQ ID NO:2、4、6、8或10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且具有(a)蛋白功能的由(a)衍生的蛋白;或
(c)与(a)限定的蛋白序列有7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a)蛋白功能的由(a)衍生的蛋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IT多肽通过调节豆科植物的“氮阻遏”现象发挥作用。
13.用于促进根瘤形成、增加根瘤数、提高植物的固氮能力的构建物,含有式(I)所示的结构:
Seq正向-X-Seq反向 式(I),
式(I)中,
Seq正向具有SEQ ID NO:13~17所示核苷酸序列;
Seq反向具有与Seq正向互补的核苷酸序列;
X为位于Seq正向和Seq反向之间的间隔序列,并且所述间隔序列与Seq正向和Seq反向不互补。
14.一种用于促进根瘤形成、增加根瘤数、提高植物的固氮能力的sgRNA,其具有SEQ IDNO:18所示核苷酸序列。
15.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构建物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sgRNA的用途,用于促进根瘤形成、增加根瘤数、提高植物的固氮能力。
16.一种NIT多肽或其编码基因用途,用于制备调节根瘤植物的根瘤形成、根瘤数、固氮能力的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81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