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海带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7803.X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辰圣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带 肥料 海带泥 海藻肥 制备 破碎 破碎机 蒸馏水 取出 磁力搅拌器 高压均质机 海带浸泡 理化性质 室温条件 小时换水 混合液 胶体磨 晾晒架 悬浮液 使用率 混匀 晾晒 酶解 晒干 水中 发酵 清洗 悬浮 清洁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海带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海带浸泡在清洁水中,期间每隔12小时换水一次,取出上述作业后的海带,将其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再经离心10分钟,离心后到处液体,重复三次,清洗后的海带放置在晾晒架上,晾晒,取出晒干后的海带,将海带利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碎海带再经胶体磨粉碎,得到海带泥,粉碎后海带泥与蒸馏水混匀,悬浮液经高压均质机处理;室温条件,得到悬浮混合液,采用酶解接发酵,不会破坏肥料中原料的理化性质,从而使得肥料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价值,使得肥料的使用效果更好,提高了肥料的使用率,也可以使得产物可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海带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藻是生长在海洋中的低等光合营养植物,是海洋有机物的原始生产者。由于海藻是生长在海水这一特殊的环境介质中,所以它除了含有陆地植物所具有的营养成份之外,还含有许多陆地植物不可比拟的碘、钾、镁、锰、钛等微量元素以及海藻多糖、甘露醇等。另外,海藻还含有种类繁多的维生素、含N化事物等。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的肥料耗费料极大,而海带的过分生长会影响正常的自然环境,利用海带解决肥料问题,即可解决海带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可解决我国的肥料缺少问题,同时降低了肥料的生产成本。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以海带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以海带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以海带为原料的海藻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处理;取海带浸泡在清洁水中48小时,所述清洁水放入时温度为20-40°,期间每隔12小时换水一次;
S2、清洗;取出上述作业后的海带,将其置于磁力搅拌器搅拌,再经4000-5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离心后到处液体,重复三次;
S3、晒干;将清洗后的海带放置在晾晒架上,晾晒1-2天;
S4、破碎;取出晒干后的海带,将海带利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碎海带再经胶体磨粉碎,得到海带泥;
S5、均质;粉碎后海带泥与蒸馏水混匀,悬浮液经高压均质机处理;室温条件,得到悬浮混合液;
S6、一次酶解;将均质后的悬浮混合液,置于连续流动搅拌罐式反应器中,纤维素酶经葛根渣固定化,固定化纤维素酶置于与搅拌轴一起转动的金属网框内,按照海带渣与纤维素酶质量比8~110:1添加固定化纤维素酶,调节pH至5-6.5,搅拌转速100-250转/分钟,搅拌8-35分钟后,搅拌转速调整为50-15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30-70°C;固定化纤维素酶生物催化转化1-3小时后,开始连续进料和出料,反应结束前1-2小时停止进料和出料;
S7、二次酶解;将一次酶解产生进入另一连续流动搅拌罐式反应器中,碱性蛋白酶经葛根渣固定化,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置于与搅拌轴一起转动的金属网框内,按碱性蛋白酶浓度200-12000毫克/升添加固定化碱性蛋白酶,按100-200转/分钟搅拌5-25分钟后,搅拌转速调整为50-20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30-70°C;反应起始1-3小时后,开始连续进料和出料,反应结束前1-2小时停止进料和出料,得到酶解液;
S8、浓缩;将得到的酶解液室温条件下,4000-12000转/分钟,离心5-20分钟,得到上清液和海带残渣,上清液降膜蒸发技术进行浓缩,蒸发量10-100升/小时,温度40-70°C,压力0.08-0.35兆帕,浓缩比1-2,浓缩液经超滤后即得到海藻液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辰圣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辰圣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8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