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7773.2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千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41/088 | 分类号: | H01F41/088;H01F41/06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 ||
1.一种绕线装置,其是在芯部卷绕有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绕线装置,具备:
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其具备具有供所述第一线材插通的第一线材路径孔的第一送出部和具有供所述第二线材插通的第二线材路径孔的第二送出部;和
卷绕驱动部,其使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围绕所述芯部公转,
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具有对所述第一线材和所述第二线材的移动形成限制的限制部,用以在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绕所述芯部公转时,所述第一线材穿过所述第二线材路径孔中的送出所述第二线材的开口端面之上,所述第二线材穿过所述第一线材路径孔中的送出所述第一线材的开口端面之上,
所述限制部在与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包围所述第一送出部和所述第二送出部的周壁,
所述周壁的末端面形成为与所述第一送出部中的送出所述第一线材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送出部中的送出所述第二线材的端面共面,或者形成于比所述第一送出部中的送出所述第一线材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送出部中的送出所述第二线材的端面都突出的位置。
2.一种绕线装置,其是在芯部卷绕有第一线材和第二线材的绕线装置,具备:
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其具备具有供所述第一线材插通的第一线材路径孔的第一送出部和具有供所述第二线材插通的第二线材路径孔的第二送出部;和
卷绕驱动部,其使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围绕所述芯部公转,
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具有对所述第一线材和所述第二线材的移动形成限制的限制部,用以在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绕所述芯部公转时,所述第一线材穿过所述第二线材路径孔中的送出所述第二线材的开口端面之上,所述第二线材穿过所述第一线材路径孔中的送出所述第一线材的开口端面之上,
所述限制部包含,从与所述第一送出部和所述第二送出部的排列方向及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轴向双方正交的方向观察,比所述第一送出部的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第二送出部的所述开口端面都突出的凸部,
所述凸部在所述第一线材路径孔的开口和所述第二线材路径孔的开口之间向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第一送出部的所述开口端面和所述第二送出部的所述开口端面是平面,只有位于两所述开口端面之间的限制部形成为凸曲面,
所述限制部的凸曲面的形状为离开所述第一线材路径孔的开口和所述第二线材路径孔的开口地形成凸曲面而成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中,
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形成为包含所述第一送出部和所述第二送出部的一个柱状,
所述限制部包含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形成有所述第一线材路径孔中的靠送出所述第一线材一侧的开口和所述第二线材路径孔中的靠送出所述第二线材一侧的开口的端面,
所述端面具有与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轴向正交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中,
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形成为包含所述第一送出部和所述第二送出部的一个柱状,
所述限制部包含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形成有所述第一线材路径孔中的靠送出所述第一线材一侧的开口和所述第二线材路径孔中的靠送出所述第二线材一侧的开口的端面,
所述端面具有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装置,其中,
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外形形状具有圆柱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装置,其中,
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外形形状具有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装置,其中,
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外形形状具有多棱柱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装置,其中,
所述线材位置支承部件的外形形状具有多棱柱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7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绕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线线圈的导线张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