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体的透射-背散射组合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7687.1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李元景;吴万龙;赵自然;丁富华;郑志敏;丁光伟;阮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03 | 分类号: | G01N23/203;G01N23/02;G01V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胡良均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形 第二探测器 第一探测器 检查设备 扇形区域 背散射 透射 探测 扫描X射线 检查通道 透射检测 组合检测 发生器 检测 散射 扫描 检查 覆盖 配置 | ||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的检查设备和检查方法。用于人体的检查设备,包括:扫描X射线发生器,配置成能够分别独立地产生用于背散射检测的X射线笔形束和用于透射检测的X射线扇形束,其中X射线笔形束能够扫描一扇形区域,X射线扇形束覆盖一扇形区域;用于探测被人体散射的X射线笔形束的第一探测器;和用于探测透射通过人体的X射线扇形束的第二探测器。在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之间限定用于被检查人体的检查通道。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射线发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人体的检查设备和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透射检查系统可以全面有效地查验出被检人体内、体表或者衣物内的枪支、炸弹和毒品等嫌疑物品,适用于监狱、缉毒和机场等场合的特检,但其辐射剂量大,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不宜用于人体普检。人体背散射检查系统采用飞点扫描方式,根据人体散射回来的X射线信号成像,不用穿透人体,单次吸收剂量小,安全性好,并且对轻体物质更敏感,对于毒品、炸药等低原子序数危险品有很好的探测效果。
为了减少人体吸收剂量,一般先采用一套背散射检查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如果没有发现嫌疑物则放行;如果怀疑有违禁品,再利用另外一套透射设备进行更彻底的检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人体的透射-背散射组合的检查设备,包括:
扫描X射线发生器,配置成能够分别独立地产生用于背散射检测的X射线笔形束和用于透射检测的X射线扇形束,其中X射线笔形能够扫描一扇形区域,X射线扇形束覆盖一扇形区域;
用于探测被人体散射的X射线笔形束的第一探测器;和
用于探测透射通过人体的X射线扇形束的第二探测器;
其中在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之间限定用于被检查人体的检查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探测器设置在检查通道和扫描X射线发生器之间面对人体以便接收从人体散射回的X射线;
第一探测器包括狭缝以便X射线笔形束和X射线扇形束通过第一探测器投射到人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探测器设置在检查通道的远离扫描X射线发生器的一侧用以接收透过人体的X射线;
第二探测器呈C形,包括第二探测器竖直部分和接续第二探测器竖直部分的第二探测器上侧水平部分和接续第二探测器竖直部分的第二探测器下侧水平部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扫描X射线发生器包括:
管壳;
阳极,设置在所述管壳内,阳极包括相对的阳极第一端和阳极第二端,其中阳极第一端和阳极第二端是所述阳极的相对的两端;
飞点辐射源,设置在所述阳极第一端,配置用以发射X射线笔形束,其中,飞点辐射源包括第一阴极,所述第一阴极配置成在飞点辐射源内朝向阳极第一端发射电子;
扇形束辐射源,设置在所述阳极第二端,配置用以发射X射线扇形束,其中,扇形束辐射源包括第二阴极,所述第二阴极配置成在扇形束辐射源内朝向阳极第二端发射电子;
其中,飞点辐射源和扇形束辐射源能够独立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飞点辐射源包括第一靶,设置在阳极第一端端面,第一靶受到电子轰击后发射X射线;扇形束辐射源包括第二靶,设置在阳极第二端端面,第二靶受到电子轰击后发射X射线;
其中,第一端端面与阳极的长度延伸方向不垂直,第二端端面与阳极的长度延伸方向不垂直。
在一个实施例中,飞点辐射源包括防护转筒,配置成将第一靶发射的X射线调制成X射线笔形束;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