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纺丝制备高吸水3D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方法及其所得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47677.8 | 申请日: | 2018-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4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潮霞;贾济如;殷允杰;陈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3/00 | 分类号: | B01J13/00;D01F6/8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纺丝 制备 吸水 纳米 纤维 凝胶 方法 及其 所得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制备高吸水3D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方法及其所得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PEG‑PCL为原料,溶于混合溶剂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收集纳米纤维膜;(2)将所述纳米纤维膜分散在水中;(3)将分散好的纳米纤维液进行冷冻干燥;(4)将冻干样品加热交联处理,即制备得到所述高吸水3D纳米纤维气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处理过程合理清晰、简单易行,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制备得到的3D纳米纤维气凝胶结构内部富含大量孔隙,骨架上布满亲水性基团,从而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无毒且生物相容性优异,在各领域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纺丝制备高吸水3D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方法及其所得材料,属于纳米纤维气凝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吸水材料是能够吸收远高于自身重量水分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一般具有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分子链上分布着大量的亲水基团。由于高吸水能力、高吸水速度、高保水能力、无毒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高吸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化妆品和农业等领域中。
静电纺丝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制备纳米纤维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方法通过使带有电荷的高分子熔体或者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中喷射、拉伸、固化或者溶剂挥发,最终形成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径和延展性,从而能将其制成各种尺度和形状;另外静电纺丝纤维的组成成分具有可控性,可根据需要获得不同的特性和功能。静电纺丝的设备一般由纺丝溶液的定量输送装置、高压静电发生器、纺丝组件、纤维接收器等组成。其原理为: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高压静电的作用下,在喷丝头流出形成Taylor锥,当电场强度达到一个临界值时,电场力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在喷丝口处形成一股带电的喷射流。聚合物喷射流从Taylor锥处向接收装置飞跃的过程中被拉长、细化,同时溶剂蒸发或固化,落在接收装置上,形成类似非织造布状的纳米纤维毡。
气凝胶通常经由溶胶凝胶过程和超临界干燥制备得到,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物质,具有极低的表观密度(0.003-0.3g/cm3)、高孔隙率(80-99.8%)、大比表面积(100-1600m2/g)和低热导率(10-40mW/m·K)等特点,被期许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隔热材料、隔音材料、光学器件、超级电容器等。此外,气凝胶在航空航天、吸附剂、催化剂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也有应用。通常,气凝胶的制备过程为:前驱体溶液经过溶胶-凝胶转变得到凝胶;继而陈化,使游离的前驱体继续反应,湿凝胶网络得以充分形成;通过特定的干燥方法,用空气替代凝胶网络内的溶剂,并保持凝胶骨架的完整性,得到气凝胶。按骨架的化学组成分类,气凝胶可分类为无机气凝胶、有机气凝胶和有机无机杂化气凝胶。凝胶网络的物质构成对气凝胶的各种性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由于气凝胶具有多孔、低密度、高比表面积等特点,是发展新型高吸水材料的理想载体。但气凝胶本身的亲疏水性并不恒定,这是由构成气凝胶的骨架材料以及孔隙率等特征所共同决定。如某些碳气凝胶和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由于骨架材料本身疏水性较强,所以制备出的气凝胶极其疏水;而过于亲水的骨架材料,又将导致气凝胶结构沾水后易被破坏瓦解,如骨架上遍布羟基等亲水基团的二氧化硅气凝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静电纺丝制备高吸水3D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方法及其所得材料。
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电纺丝制备高吸水3D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聚合物mPEG-PCL,为原料,溶于混合溶剂中,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收集纳米纤维膜;
(2)将所述纳米纤维膜分散在水中;
(3)将分散好的纳米纤维液进行冷冻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