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7534.7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0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栋杨;刘贵东;赵卫国;刘宇卉;李临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杰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发光分析 控制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移动机构将添加样本后的板条从加样本区以直线轨迹移动至加试剂区;控制加样模块在移动至加试剂区的板条上添加试剂,以在板条上形成待测样品;控制移动机构将添加试剂后的板条移动至温育模块,并控制温育模块对该板条上承载的待测样品进行温育。该方法简单高效的完成了待测样品的制备过程,降低了制造成本,简化了安装,降低了故障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反光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学发光分析仪在制备待测样品时,通常采用转盘结构,该种转盘结构需要等转盘旋转至特定位置后才能实现加样本和加试剂操作,因此,在制备待测样品时,现有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控制方法流程不够简便,衔接也不够紧密,并且现有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控制方法往往无法实现在温育后重新返回加试剂区添加试剂的动作,无法实现三步甚至多步温育的目的,自动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移动机构将添加样本后的板条从加样本区以直线轨迹移动至加试剂区;
S2、控制加样模块在移动至所述加试剂区的板条上添加试剂,以在板条上形成待测样品;
S3、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添加试剂后的板条移动至温育模块,并控制所述温育模块对该板条上承载的待测样品进行温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1中,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中的第一推送机构将添加样本后的板条从所述加样本区经由第一转运通道以直线轨迹移动至所述加试剂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3中,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动作,以使板条在所述加试剂区和所述温育模块之间沿直线轨迹作往复运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3中,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中的第二推送机构将添加完试剂后的板条从所述加试剂区移动至所述温育模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3中,利用多个温育单元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至少两步温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中的第二推送机构将添加完试剂后的板条从所述加试剂区移动至第一温育单元;
控制所述第一温育单元对待测样品进行第一步温育;
将承载有第一步温育后待测样品的板条移动至第二温育单元;
控制所述第二温育单元对待测样品进行第二步温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3中,利用多个温育单元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至少两步温育;
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温育步骤之间,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上一步温育后的板条复位至所述加试剂区,控制所述加样模块在该板条上添加附加试剂,并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将添加附加试剂后的板条移动至温育模块,以进行下一步温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S3包括: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中的第二推送机构将添加试剂后的板条从所述加试剂区移动至第一温育单元;
控制所述第一温育单元对待测样品进行第一步温育;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中的第二推送机构将承载有第一步温育后待测样品的板条推回至所述加试剂区;
控制所述加样模块对所述加试剂区的板条添加附加试剂;
控制所述移动机构中的第二推送机构将添加完附加试剂后的板条从所述加试剂区移动至所述第一温育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