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一体化风亭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7438.2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5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董骥;赵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F17/00;F24F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亭 夹层 燃气 通风竖井 连通管 风口 人孔 地下综合管廊 风机基础 角钢 镶嵌 城市景观 地面井口 地下管廊 顶部设置 防雨百叶 风机设置 钢制结构 固定风机 固定支撑 控制线缆 竖直设置 阻尼盖板 一体化 半地下 垂直的 地面风 钢支撑 控制柜 模块化 风机 舱排 等高 风道 风阀 钢制 管廊 竖直 下层 封闭 | ||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一体化风亭,包括地上的风亭和地下管廊夹层,管廊夹层下层设有燃气舱和风道,燃气舱顶部开设人孔连通管廊夹层,人孔由阻尼盖板封闭,风道顶部设置风口连通管廊夹层,风口上设置风阀;在人孔和风口上方做垂直的通风竖井连通管廊夹层及地面上方的风亭、通风竖井的地面井口内镶嵌风机基础;风亭为模块化的钢制结构,风亭坐落在通风竖井的结构墙上固定,风亭设置钢制的顶部钢支撑,其四角上固定支撑在竖直设置的等高的角钢上,相邻的角钢间竖直镶嵌防雨百叶,风亭内在风机基础上方固定风机,风机由控制线缆连接至控制柜。本发明可解决燃气舱排风机设置在半地下空间的风险,以及地面风亭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管廊的风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的一体化风亭。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的风险一直存在,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的土建风亭设置在地面上,风机设置在地下设备夹层中,风机和风亭分开设置。请参见附图1的现有设置,这种风机和风亭分开设置的方法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9.3.9的第二条: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且夹层布置风机设备,会造成夹层体量大;土建风亭为了满足土建结构的可靠性,增加了构造柱等支撑,又造成了风亭的体量大,以及地面风亭对城市景观的影响。如何最大可能的减少风险源就成为设计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将燃气舱风机由安装在夹层改为安装在地面上,成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的一体化风亭,解决了燃气舱排风机设置在半地下空间的风险,以及地面风亭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一体化风亭,包括地上的风亭和地下管廊夹层,所述管廊夹层下层设有燃气舱和风道,所述燃气舱顶部开设人孔连通所述管廊夹层,所述人孔由阻尼盖板封闭,所述风道顶部设置风口连通所述管廊夹层,所述风口上设置风阀;在所述人孔和风口上方做垂直的通风竖井连通所述管廊夹层及地面上方的风亭、所述通风竖井的地面井口内镶嵌风机基础;所述风亭为模块化的钢制结构,所述风亭坐落在所述通风竖井的结构墙上固定,所述风亭设置钢制的顶部钢支撑,其四角上固定支撑在竖直设置的等高的角钢上,相邻的所述角钢间竖直镶嵌防雨百叶,所述风亭内在风机基础上方固定风机,所述风机由控制线缆连接至控制柜。
所述管廊夹层中部设置支撑隔墙,所述人孔、风口、风机在所述隔墙两侧对称设置。
所述风亭的防雨百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右两侧的固定百叶和前后的开合的活动百叶。
前后的所述活动百叶各设置为对称的两个,所述风亭前后各在中间竖直设置一条支撑杆,所述活动百叶外侧通过销钉与所述风亭顶端的钢支撑铰接、内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支撑杆铰接。
所述控制柜设置在风亭内或风亭外的地面上。
所述角钢外表面镀锌。
所述通风竖井的地面上的结构墙高于当地防洪水位;所述风机不高于所述结构墙顶面设置。
所述钢支撑为一对对称设置的钢板拼成的人字形屋盖结构。
所述钢支撑顶面覆盖氟碳喷涂铝板。
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1)将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的设备和控制柜放到了安全的室外地面上,既能有效地对燃气舱进行通风换气,并且减少了燃气舱的风险点,同时安全性更高;
2)采用钢制的模块化风亭代替土建风亭,减少了地面风亭的体量,并将土建风亭的体量缩小了将近一半,减少了对市政景观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的风亭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风亭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海内环式海底吸力锚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窨井防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