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微生物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7314.4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贵;易绍金;吴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8/582 | 分类号: | C09K8/582;C12N1/20;C12P1/04;C12R1/07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驱油 制备 高温高矿化度油藏 工业废水 芽胞杆菌 菌种 油田三次采油 生产成本低 微生物菌种 安全环保 传统化学 地层高温 含磷废水 冷却降温 生产原料 无机铵盐 发酵罐 后冷却 矿化度 驱油剂 再加热 灭菌 井液 耐受 油品 发酵 蛋白 调解 生长 培育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微生物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属油田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它是将含盐工业废水、含磷工业废水、无机铵盐、芽胞杆菌菌种、蛋白和水加入到发酵罐后调解溶液的pH值值后,升温至40~55℃搅拌均匀,再加热至125℃灭菌25分钟;待冷却降温至40~60℃后加入芽胞杆菌菌种,保持温度在55~60℃中发酵48小时后冷却至常温,即得到微生物驱油剂。本发明所培育的微生物菌种可耐受121℃的地层高温,可在矿化度达22%的井液中生长;具有制备方法简单、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生产成本低、安全环保、经济效益高的优点;并能利用本地企业的含盐、含磷废水作为生产原料;避免了传统化学驱油剂用量大、成本高、污染环境及破坏油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微生物驱油剂及制备方法,属油田三次采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温、高盐、低渗油田的开发及部分油井相继进入高含水期,富含裂缝的低渗油田的控水稳油及改善水驱问题已日趋紧迫;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化学驱油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化学助采剂如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等降低稠油粘度,此方法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但同时存在破坏地层、污染环境等缺陷。为了解决化学驱油技术的不足,现有人们利用微生物采油(MEOR)技术来提高水驱作业效率和原油采收率,已成为现今最具发展前景的三次采油技术。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向注水井地层注入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及营养,使其产生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的驱油物质(如气体、有机酸、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醇等代谢物),它们能降低岩石—油—水系统的界面张力,形成水包油乳状液,降低原油黏度,改善原油流动性能,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微生物采油技术对环境的破坏较少,无毒无害,安全性高,不会损害工作人员的健康,也不会损害地层,原料来源广,经济环保。但要在这些油藏中进行微生物驱油,一般的微生物菌种受到地层环境的制约,许多深度在数千米以下的油藏往往具有高温(90℃以上)、高矿化度(15%以上),微生物采油受到限制,这就要求菌种必须具有耐温、耐盐两种特性的高效菌种,但现有的微生物菌种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因此解决微生物菌种在地层的耐高温、耐高矿化度是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关键。2011年3月10日,本申请的申请人之一“长江大学”已获权的专利号为“ 201110057596.5”,名称为“一种用于高温高盐油井的微生物清防蜡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布了微生物清防蜡剂所用原料及配比:工业盐:15.0% -25.0% ;无机铵盐 :4.0% -8.0% ;无机磷盐 :2.0% -4.0% ;淀粉 :10.0%-20.0% ;芽胞杆菌菌种 :5.0% -15.0% ;水 :余量。该微生物清防蜡剂具有能有效控制高温高盐油井的结蜡,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原菌种以嗜蜡菌种为主,多作用于井筒清防蜡,驱油效果不佳,并且生产所用原料受到制约,原料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因此,现在一直无法大规模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所用菌种主要以地层驱油为主,生产主要原料利用本地医药中间体生产的含盐废水和磷化工企业的含磷废水,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能把相应废水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解决目前微生物驱油菌种高温、高矿化度耐受度低,不仅受到地层环境的制约,而且影响驱油效果,且原料价格高,无法大规模生产应用问题的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微生物驱油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微生物驱油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含盐工业废水 20%~25%
含磷工业废水 5%~10%
无机铵盐 5%~8%
芽胞杆菌菌种 10%~18%
蛋白 0.5%~3%
水 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江大学,未经湖北三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7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