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排组合式微通道热管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6189.5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罗长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黑盾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隔板 换热单元 热管换热器 并排设置 集流管 扁管 三排 开口槽 翅片 多排 两边 隔板 焊接固定 冷凝区 微通道 拼合 钣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排组合式微通道热管换热器,包括三排并排设置的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分别包括集流管、若干相互独立的U型扁管、翅片和中隔板,中隔板设置在U型扁管上,集流管设置在U型扁管的冷凝区,翅片设置在U型管上,三排并排设置的换热单元的中隔板依次为第一中隔板、第二中隔板和第三中隔板,第二中隔板由两块钣金拼合而成,第二中隔板的两边形成有开口槽,第一中隔板和第二中隔板分别插在第二中隔板两边的开口槽内,三排并排设置的换热单元的集流管依次焊接固定在一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其可提高微通道热管换热器的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柜温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排组合式微通道热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行业所使用的微通道热管换热器一般是由:上集流管、下集流管、扁管、翅片、中隔板、隔片组件等组成,其结构形式为扁管的一端插入上集流管、扁管的另一端插入下集流管,每排扁管之前填充翅片,蒸发与冷凝段通过中隔板隔开,换热器为单排结构。其工作原理:制冷工质在换热器蒸发侧吸热变成气态,上升到冷凝侧放热变液态,液态制冷工质在重力及压差的作用下流入蒸发侧继续蒸发吸热。
此方式在使用中,因受单个换热器换热效率的限制,冷、热空气经过换热器换热后还存在比较大的温差,从而导致产品换热量的大小受换热高度与宽度的尺寸影响很大,很多小型发热密度高的通信设备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排组合式微通道热管换热器,其可提高微通道热管换热器的换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排组合式微通道热管换热器,包括三排并排设置的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分别包括集流管、若干相互独立的U型扁管、翅片和中隔板,中隔板设置在U型扁管上,中隔板将U型扁管分隔为冷凝区和蒸发区,集流管设置在U型扁管的冷凝区,集流管与U型扁管形成换热通道,集流管用于搜集换热的工作介质,翅片设置在U型管上,三排并排设置的换热单元的中隔板依次为第一中隔板、第二中隔板和第三中隔板,第二中隔板由两块钣金拼合而成,第二中隔板的两边形成有开口槽,第一中隔板和第二中隔板分别插在第二中隔板两边的开口槽内,三排并排设置的换热单元的集流管依次焊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地,开口槽的内壁涂覆有硅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冷、热空气经过第一排热管换热器换热后还存在比较大的温差,再经过第二排、第三排再进行换热后,冷、热空气的温差可以降低到很小,从而在不加大换热器的高、宽大小时,大幅提高产品的换热量。
三排并排设置的换热单元的连接方式使得换热单元之间稳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其可提高微通道热管换热器的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中隔板、第二中隔板和第三中隔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黑盾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黑盾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6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向回路型脉动热管及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预制的布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