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雾度防眩膜及偏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4940.8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威;高圣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雾度防眩膜 偏光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雾度防眩膜及偏光板,低雾度防眩膜包含透光基材以及设于该透光基材上的防眩层。该防眩层包含多个有机微粒子、多个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黏合剂树脂,该多个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凝聚体形式分散于该多个有机微粒子间。其中,该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介于10至50微米(μm)之间,算数平均粗糙度(Ra)为介于0.02至0.08微米(μm)之间,且最大高度粗糙度(Ry)为介于0.12至0.40微米(μm)之间,本发明的防眩膜具有低雾度、高清晰度及表面细致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膜,尤其是一种可用于影像显示设备的高清晰度且表面细致的低雾度防眩膜。
背景技术
影像显示器产品朝向高对比度、广视角、高辉度、高精细等光学需求发展,但因一般影像显示器的使用环境大都有外界光源,会产生反射效果而有眩光等现象,降低了视觉感官的观赏效果。因此显示器外表层会需要作一些表面处理,以减低反射光线对人眼观看显示器的影响。
一般的,在影像显示器加上一防眩膜,利用防眩膜对光线引起的内扩散或外扩散来控制光散射的程度以抑制眩光。其中内扩散是利用防眩膜中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多种材料,以其折射率差异、含量比例及大小型态的状况来控制光散射的程度;而外扩散则以光学膜表面的凹凸形状、尺寸等分别控制光散射的程度。因此,一般在光学膜内部以具有不同折射率材料形成的结构,以对穿透至光学膜内部的光线引起内部扩散及/或在表层上形成粗糙的表面结构以对光线造成外部扩散的结构,以达到防眩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已提出多种防眩膜,例如以含微粒子的可固化树脂涂布于透明膜材上经固化后使微粒子产生凝聚现象并凸出膜面,但粒子在涂布过程中容易沉降,粒子难以凸出表面,造成膜面透亮而防眩效果不足。另一方式的防眩膜为利用二至三种树脂之间的兼容性,在固化膜表面形成共连续状的相分离结构,该结构具有非常优良的防眩性,但缺点是雾度过高,且因树脂兼容性太差,表面树脂的密着性不良。此外,亦曾提出在透明膜材表面上以压印等方式形成凹凸面,但此方式制成的防眩膜其耐擦伤性较差,较难满足影像显示器的需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防眩膜,其具有低雾度、高清晰度及表面细致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低雾度、高清晰度以及表面细致的防眩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低雾度防眩膜,其包含透光基材及设于该透光基材表面上的防眩层,其中该防眩层包含多个有机微粒子、多个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黏合剂树脂,该多个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凝聚体形式分散于该多个有机微粒子间,且其中该防眩层表面的凹凸结构平均间隔(Sm)为介于10微米(μm)至50微米(μm)间,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介于0.02微米(μm)至0.08微米(μm)间,且最大高度粗糙度(Ry)为介于0.12(微米)至0.40微米(μm)间。
本发明的防眩膜具有高于90%的光穿透率及低于5%的总雾度,较佳为低于4%的总雾度。
于一实施例中,防眩膜的防眩层在透明基材上的厚度为介于2微米(μm)至10微米(μm)间。
于一实施例中,防眩膜的防眩层中使用的该多个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为介于10纳米(nm)至100纳米(nm)间,二次粒径(d50)为介于50纳米(nm)至120纳米(nm)间,较佳的二次粒径(d50)为介于70纳米(nm)至110纳米(nm)间。
于一实施例中,防眩膜中使用的该多个有机微粒子可选自由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树脂、环氧树脂、聚硅氧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及聚氟乙烯树脂组成的群组中的之至少一种材质所构成的微粒子,且可为经过表面亲水处理的有机微粒子。适用于本发明的防眩膜的有机微粒子为在粒径5微米(μm)以下者,较佳为粒径介于0.5微米(μm)至4微米(μm)间,且以粒径介于1微米(μm)至3微米(μm)间为宜。
于一实施例中,防眩膜中使用的该黏合剂树脂为丙烯酸酯系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4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电泳力液体变焦透镜的制作与焦距测量方法
- 下一篇:分光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