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冻疮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4718.8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金亚蓓;王臣缘;刘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7/02;A61P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冻疮 外用药 制备 皲裂 中医药领域 茯苓 毒副反应 皮肤干燥 药物药效 重量份 附子 干姜 可用 肉桂 组份 冻伤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外用药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附子0.5~3.5份、干姜0.5~3.5份、茯苓0.5~1.5份以及肉桂0.5~1.5份。该药物药效好,无明显的毒副反应;可用于皮肤干燥、冻伤、皲裂、冻疮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到冬天好多人手上脚上的冻疮准时“报到”,小孩子因为生冻疮性情烦躁,让家长们不得安宁;老人们原本手脚不利索,冻疮更让其坐立不安。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性损害,主要出现在手部、足部、耳廓、面颊等部位,虽不是什么伤筋动骨的顽疾,但其所引起的瘙痒、疼痛以及漫长的病程和反复发作却让人苦不堪言。
临床发现,冻疮的发生确实与个人体质有一定关系,还与年龄、性别、环境有关,如儿童较老人易患病,女性较男性易患病,寒冷加潮湿的空气亦会增加患病概率。
祖国医学对冻疮早有记载,《外科正宗》:“冻疮乃天时严冷,气血冰凝而成。”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寒凝肌肤,血行不畅,营卫失和而引起。治宜温经散寒,养血和营。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冻疮膏虽有一定疗效,但起效慢,治疗效果差,局部刺激大,治疗疗程长。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冻疮的外用药,该药物具有药效好,无明显的毒副反应等优点。
本发明的治疗冻疮的外用药,其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附子0.5~3.5份、干姜0.5~3.5份、茯苓0.5~1.5份以及肉桂0.5~1.5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制备本发明药物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步骤:
将各原料粉碎,混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以下步骤:
(a)将各原料用水煎煮或冲泡,得到煎液,或用乙醇水溶液提取,得到提取液;
(b)用所述煎液或所述提取液制备所需剂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药效好,纯中药配方,无明显的毒副反应;
(2)以中药制剂形式用药,外用方便,可用于皮肤干燥、冻伤、皲裂、冻疮等,用药效果好;
(3)能扩张血管、增强局部血流灌注量,起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痒止痛之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治疗冻疮的外用药,包括以下组份:附子、干姜、茯苓以及肉桂。
优选的,本发明的外用药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附子0.5~3.5份、干姜0.5~3.5份、茯苓0.5~1.5份以及肉桂0.5~1.5份。
优选的,本发明的外用药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附子1~3份、干姜1~3份、茯苓0.7~1.3份以及肉桂0.7~1.3份。
优选的,本发明的外用药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附子2份、干姜2份、茯苓1份以及肉桂1份。
一、原料(组分)
(1)附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未经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4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