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3233.7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6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戚斐斐;朱小兵;刘建如;姬立胜;张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直线 压缩机 冰箱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监测冰箱所处的环境温度T;
将所述环境温度T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T0比较;
若T小于或等于T0,则通过控制冰箱内加热装置提高所述冰箱的热负荷,以当所述直线压缩机在预定时间内运行时,增加所述直线压缩机内活塞的行程;
监控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
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异常时,按照预订幅度增加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频率的至少其中之一;
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正常后,将当前加热装置的加热参数设置作为所述加热装置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T0时启动的加热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控制冰箱内加热装置提高所述冰箱的热负荷步骤具体包括:
将T大于T0时所述加热装置的第一加热参数调整为第二加热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参数在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频率的至少其中之一上比第一加热参数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所述冰箱蒸发器的化霜加热丝。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
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异常时,按照预订幅度增加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频率的至少其中之一;
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正常后,以当前加热装置的加热参数更新所述第二加热参数,并将所述第二加热参数与所述环境温度T进行关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控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直线压缩机在预定时间内运行时是否意外停止;
若是,则认为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为异常。
6.一种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温度监测装置和与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相连的主控板,其中,
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冰箱所处的环境温度T;
所述主控板用于将所述环境温度T与预设环境温度阈值T0比较;
所述主控板还用于控制冰箱内加热装置,若T小于或等于T0,则通过控制冰箱内加热装置提高所述冰箱的热负荷,以当所述直线压缩机在预定时间内运行时,增加所述直线压缩机内活塞的行程;
所述主控板还用于监控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异常时,按照预订幅度增加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频率的至少其中之一,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正常后,将当前加热装置的加热参数设置作为所述加热装置在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T0时启动的加热参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还用于将T大于T0时所述加热装置的第一加热参数调整为第二加热参数,其中,所述第二加热参数在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频率的至少其中之一上比第一加热参数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所述冰箱蒸发器的化霜加热丝。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还用于监控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异常时,按照预订幅度增加所述加热装置当前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加热频率的至少其中之一,当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正常后,以当前加热装置的加热参数更新所述第二加热参数,并将所述第二加热参数与所述环境温度T进行关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采用直线压缩机的冰箱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还用于判断所述直线压缩机在预定时间内运行时是否意外停止,若是,则认为所述直线压缩机运行状态为异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3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