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催化合成西他列汀及其中间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2572.3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法昊;杨文;李钢;史宏伟;高仰哲;刘丽莉;袁志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富盛嘉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3/56 | 分类号: | C07D233/56;C07D295/182;C12N9/10;C12N15/54;C12P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杜仙;苏红梅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肽 西他列汀 生物催化合成 核酸 式II 可接受 生成式 催化 制备 申请 细胞 生产 | ||
1.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4烷基;或者,R1和R2与相连的N原子形成5-6元脂杂环或5-6元芳杂环,并且所述5-6元脂杂环选自吡咯环、咪唑环、吡咯烷环、噁唑烷环、异噁唑烷环和哌嗪环。
2.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4烷基,并且R1和R2不同时为氢;或者,R1和R2与相连的N原子形成5-6元脂杂环或5-6元芳杂环,并且所述5-6元脂杂环选自吡咯环、咪唑环、吡咯烷环、噁唑烷环、异噁唑烷环、哌啶环和哌嗪环。
3.一种多肽,其具有催化羰基向氨基转化的活性,并且具有选自下列的氨基酸序列:
1)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或99%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
(3)与SEQ ID NO:1相异在于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或9个氨基酸残基的置换、缺失或添加的氨基酸序列。
4.一种分离的核酸,其编码权利要求3的多肽。
5.包含权利要求4的分离的核酸的载体。
6.包含权利要求4的分离的核酸和/或权利要求5的载体的细胞,其中,所述分离的核酸相对于所述细胞而言是异源的或外源的。
7.一种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3的多肽。
8.一种生产式I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方法,其包括使用权利要求3的多肽或权利要求7的组合物将式I化合物转化为式II化合物的步骤,其中,
所述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
所述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如权利要求2中所定义。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包括,(a)将所述式I化合物与氨基供体在所述多肽或组合物和氨基传递体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b)收集步骤(a)产生的式II化合物;
在步骤(a)中,V多肽或组合物:m式I化合物=(4-5):1;所述氨基供体为异丙胺、甲酸铵、氯化铵或硫酸铵;式I化合物与所述氨基供体的摩尔比为1:(1-3);所述氨基传递体选自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所述反应在水相中进行,将所述式I化合物用醇类溶剂溶解成1-5Kg/L的溶液加入反应体系中,反应体系中式I化合物的浓度为100g/L-250g/L;所述反应在30-50℃进行;反应体系pH值为7.0-9.0;反应体系与空气接触;
在步骤(b)中,通过如下方法收集式II化合物:将步骤(a)中所得产物用有机溶剂萃取、浓缩,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乙酸异丙酯。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供体为异丙胺。
11.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式I化合物与所述氨基供体的摩尔比为1:(1.2-3)。
12.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醇类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和异丙醇。
13.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式I化合物用醇类溶剂溶解成1-4Kg/L的溶液。
14.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式I化合物用醇类溶剂溶解成3-4Kg/L的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富盛嘉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富盛嘉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红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25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