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抗菌木塑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1763.8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伍川生;姚睿涵;陆锦宇;袁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27/06;C08L23/12;C08L23/30;C08K13/02;C08K3/26;C08K3/34;C08K3/22;C08K5/1545;C08K5/3492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塑复合板 抗菌 阻燃 聚氯乙烯 聚丙烯 氧化聚乙烯蜡 紫外线吸收剂 凹凸棒土 方解石粉 防霉性能 力学性能 裸花紫珠 氢氧化镁 三聚氰胺 阻燃性能 百里香 冬青叶 硅藻土 偶联剂 松针粉 稳定剂 相容剂 重量份 柚皮素 钛白粉 蛭石粉 灭菌 荆芥 木粉 酸角 投石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抗菌木塑复合板,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聚氯乙烯60‑65份、聚丙烯15‑20份、木粉60‑65份、方解石粉10‑12份、硅藻土10‑12份、凹凸棒土8‑10份、蛭石粉5‑6份、氧化聚乙烯蜡2‑4份、氢氧化镁4‑6份、三聚氰胺2‑3份、北投石粉1‑2份、钛白粉0.1‑0.5份、松针粉2‑3份、柚皮素1.5‑2份、百里香1.5‑2份、酸角壳1‑1.5份、裸花紫珠2‑3份、冬青叶1.5‑2份、荆芥1‑1.5份、偶联剂0.3‑0.5份、稳定剂4‑6份、相容剂2.5‑4份、紫外线吸收剂0.5‑1份。本发明的木塑复合板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抗菌灭菌防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抗菌木塑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种主要以木材或纤维素为基础材料与塑料制成的复合型材,木塑复合材料具有实木材料的木质感和塑料基体的耐候性、耐微生物性的优点,而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散发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的气体,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材料本身可重复循环使用,是一种全新的绿色环保产品,也是一种生态洁净的复合材料。
目前,木塑复合材料已经开始替代实体木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最常见的是用于建筑装修领域,而建筑用木质材料需要具有优异的防腐和耐菌蚀的能力。虽然木塑复合材料中木质纤维被包覆在塑料基体中,相对于天然木材具有较好的抗微生物降解能力,但是由于木质纤维和塑料两者的表面极性差异大,即便在复合加工中添加了相容剂,材料内部的两相界面上还是有大量的孔隙,而孔隙通常是相互贯通的,木质纤维通过这些孔隙吸收水分会被微生物沾染,进而被微生物降解,微生物在材料内部会繁衍生殖,最终导致材料发生结构性破坏,被腐蚀。同时,热塑性塑料和木质纤维均为碳氢化合物,在遇明火或在加热的情况均可燃烧,因此木塑复合材料易于燃烧,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
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多功能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现有的木塑复合材料大多功能单一,仅具有简单的装饰效果,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因此,为了更为高效的抑制霉菌和细菌生长、抵御外来微生物的侵蚀,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且能够发挥其它有益功能,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优异防腐抗菌功能以及阻燃性能的多功能木塑复合材料,以便拓宽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阻燃抗菌木塑复合板,该木塑复合板具有天然的清香,能够驱赶蚊虫,其孔隙内还含有具有杀菌抑菌防霉功能的有效成分,不仅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生长、抵御外来微生物的侵蚀,还能释放杀菌物质到空气中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起到预防疾病的产生和蔓延的效果。同时,本发明的木塑复合板还可以释放出具有安神、镇静功能的有效成分,还能够吸附去除甲醛,减少甲醛释放,采用本发明的木塑复合板进行室内装饰,可以为人们建造一个更加适合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本发明提供的阻燃抗菌木塑复合板,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聚氯乙烯60-65份、聚丙烯15-20份、木粉60-65份、方解石粉10-12份、硅藻土10-12份、凹凸棒土8-10份、蛭石粉5-6份、氧化聚乙烯蜡2-4份、氢氧化镁4-6份、三聚氰胺2-3份、北投石粉1-2份、钛白粉0.1-0.5份、松针粉2-3份、柚皮素1.5-2份、百里香1.5-2份、酸角壳1-1.5份、裸花紫珠2-3份、冬青叶1.5-2份、荆芥1-1.5份、偶联剂0.3-0.5份、稳定剂4-6份、相容剂2.5-4份、紫外线吸收剂0.5-1份;
进一步,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聚氯乙烯62份、聚丙烯18份、木粉63份、方解石粉11份、硅藻土11份、凹凸棒土9份、蛭石粉5.5份、氧化聚乙烯蜡3份、氢氧化镁5份、三聚氰胺2.5份、北投石粉1.5份、钛白粉0.3份、松针粉2.5份、柚皮素1.7份、百里香1.8份、酸角壳1.2份、裸花紫珠2.5份、冬青叶1.8份、荆芥1.3份、偶联剂0.4份、稳定剂5份、相容剂3.5份、紫外线吸收剂0.7份;
进一步,所述稳定剂由硬脂酸锌与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1:3混合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