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1493.0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8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琴;常宇;李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10 | 分类号: | A61F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皮肤 软组织 形变 修复 方法 | ||
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属于整形外科研究领域。本发明对类平面体修复体和非平面体修复体,分别建立修复体再修复方法;类平面修复体:具体包括额头修复体和颞部修复体,非平面修复体:包括鼻修复体;类平面修复体的植入,使植入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厚度均匀减少,利用皮肤软组织体积恒定的条件,计算植入前后皮肤软组织厚度变化量,并利用皮肤软组织厚度变化量对进行修复;非平面修复体类似于平面修复体进行回折的结果,其修复体修复方法将在类平面修复体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计算由于植入修复体回折使皮肤软组织应力发生变化,并利用该应力变化对修复体进行二次修复。本发明解决由于皮肤软组织变形对整形修复效果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整形外科研究领域,涉及人体皮肤软组织由于修复体植入产生的形变及应力计算,及利用皮肤软组织形变及应力变化对修复体进行再修复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整形外科是用外科手术方法或组织移植的手段,对人体组织、器官的缺损、畸形进行修复延长和再造,以及对正常人形态的再塑造,达到形态的改善和美化及功能的重建。
修复体植入是整形外科手术常用的方法。修复体植入后人体皮肤软组织后,人体皮肤软组织会发生形变,并引发皮肤软组织应力变化,而该形变及应力变化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在目前的整形修复手术修复效果模拟系统中,通常认为皮肤软组织厚度在修复体植入前后不发生变化。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人体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利用修复体植入产生的皮肤软组织形变及其引发的皮肤软组织应力变化,对修复体进行再修复,解决由于皮肤软组织变形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整形修复效果模拟系统中皮肤软组织形变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涉及人体皮肤软组织由于修复体植入产生的形变计算、力学参数计算,及利用形变计算和力学参数计算结果对修复体进行再修复的计算方法,解决由于皮肤软组织变形对整形修复效果的影响。
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类平面体修复体和非平面体修复体,分别建立修复体再修复方法,对所属修复体进行再修复。
类平面体修复体再修复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类平面修复体的植入,使植入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厚度均匀减少,利用皮肤软组织体积恒定的条件,计算植入前后皮肤软组织厚度变化量,并利用皮肤软组织厚度变化量对植入修复体进行修复。
非平面体修复体再修复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非平面修复体(如鼻修复体)类似于平面修复体发生回折的结果,其修复体修复方法将在类平面修复体的再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计算植入体回折使皮肤软组织发生二次形变及其对应的皮肤软组织力学参数的影响,并利用该力学参数变化对修复替进行二次修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一种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利用修复体植入产生的皮肤软组织形变及由形变而产生的皮肤软组织力学参数变化,对修复体进行再修复,解决了由于皮肤软组织变形对整形修复效果的影响。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充分考虑修复体植入产生的皮肤软组织形变,并将皮肤软组织形变量化处理,给出了修复体植入前后皮肤软组织厚度变化的定量关系表达式,建立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弥补由于皮肤软组织变形对整形修复效果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1.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类平面体修复体再修复方法
基本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