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易破碎的塑料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1093.X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5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27/18;C08L23/16;C08L27/06;C08L75/04;C08L83/04;C08L77/10;C08K13/04;C08K7/14;C08K5/14;C08K5/3492;C08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翔 |
地址: | 2211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 三聚氰胺 塑料材料 耐磨剂 破碎 聚氯乙烯 对苯二甲酸酯 三元乙丙橡胶 聚四氟乙烯 玻璃纤维 抗老化性 使用寿命 耐磨度 润滑剂 添加色 重量份 色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易破碎的塑料材料,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聚酰胺‑6150‑180份、玻璃纤维30‑36份、色母2‑4份、聚四氟乙烯5‑10份、三元乙丙橡胶3‑7份、二叔丁基过氧化物11‑14份、三聚氰胺12‑16份、对苯二甲酸酯15‑20份、聚氯乙烯4‑8份、润滑剂2‑6份和耐磨剂1‑4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使用聚酰胺‑6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耐磨剂,具有弹性好、耐磨度高的特点。通过添加色母可以改善聚酰胺‑6的色彩,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加入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和三聚氰胺,改善了聚酰胺‑6的抗老化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不易破碎的塑料材料。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尼龙是聚酰胺树脂,目前应用最多的几种工程塑料之一,它的酰胺基团具有极性,在它的结构中具有结构牢固的氢键,使得尼龙的熔点较高,具有很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磨性以及自润滑性,这些综合特点是其他塑料所不具备的。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尼龙分子结构中酰胺基的存在,使其在添加填料、玻纤等材料时,流动性降低、加工扭矩增大、加工性及制品外观都受到影响。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助剂的选择至关重要。
目前,市面上的文具外壳用的多采用聚氯乙烯,但是聚氯乙烯塑料弹性敏感,容易老化,并且容易磨损,碎裂,造成使用寿命短,因此需要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塑料来代替聚氯乙烯塑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易破碎的塑料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易破碎的塑料材料,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聚酰胺-6150-180份、玻璃纤维30-36份、色母2-4份、聚四氟乙烯5-10份、三元乙丙橡胶3-7份、二叔丁基过氧化物11-14份、三聚氰胺12-16份、对苯二甲酸酯15-20份、聚氯乙烯4-8份、润滑剂2-6份和耐磨剂1-4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使用聚酰胺-6为主要原料,并添加耐磨剂,具有弹性好、耐磨度高的特点。通过添加色母可以改善聚酰胺-6的色彩,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加入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和三聚氰胺,改善了聚酰胺-6的抗老化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硅油和硬脂酸锌的混合物。
作为改进,所述润滑剂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乙撑双硬脂酰胺20-30份、硅油3-6份和硬脂酸锌5-10份。
作为改进,所述耐磨剂为聚氨酯、聚硅氧烷和芳纶纤维的混合物。
作为改进,所述耐磨剂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聚氨酯20-30份、聚硅氧烷10-15份和芳纶纤维5-10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不易破碎的塑料材料,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聚酰胺-6150份、玻璃纤维30份、色母2份、聚四氟乙烯5份、三元乙丙橡胶3份、二叔丁基过氧化物11份、三聚氰胺12份、对苯二甲酸酯15份、聚氯乙烯4份、润滑剂2份和耐磨剂1份。
所述聚酰胺-6与玻璃纤维的重量比为5:1。
所述润滑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硅油和硬脂酸锌的混合物。
所述润滑剂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乙撑双硬脂酰胺20份、硅油3份和硬脂酸锌5份。
所述耐磨剂为聚氨酯、聚硅氧烷和芳纶纤维的混合物。
所述耐磨剂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分别为:聚氨酯20份、聚硅氧烷10份和芳纶纤维5份。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