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41063.9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腾;朱逸武;胡辉;易志刚;贺振宇;谢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聚力达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株洲嘉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系统 控制板 远端监测 绝缘电阻监测 电阻测量仪 绝缘 测量 报警输出电路 绝缘监测技术 通道切换电路 微处理器 电源电路 恶劣环境 静电监测 静电释放 连接方式 实时监测 总线拓扑 静电 误报警 多阶 交变 显示屏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绝缘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包括主监测系统和若干个远端监测分系统;所述主监测系统包括控制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电阻测量仪和显示屏,所述控制板包括MCU(微处理器)和分别由所述MCU控制的电源电路、通道切换电路、静电绝缘切换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所述远端监测分系统包括所述控制板和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所述电阻测量仪;所述远端监测分系统通过CAN总线与所述主监测系统连接。该监测系统是一种可实现绝缘实时监测、静电监测、静电释放的装置,由于采用低压交变的测量方式和总线拓扑的连接方式,在恶劣环境下的抗干扰性强,测量准确性高,误报警率低,并且能够根据需要对监测系统进行多阶扩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布式绝缘电阻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解金属冶炼行业的行吊需要对吊钩、司机室、液压站等多个机构的绝缘层电阻和绝缘两级的电压进行监测,避免因为绝缘层的问题而造成事故、影响生产。现有的绝缘测量常采用集中式低压直流测量法,集中式低压直流测量装置可以用来检验绝缘电阻及释放静电,包括直流电源、控制开关、绝缘检测点、电流传感器、限流电阻、电压滤波装置和监控装置。其中,绝缘检测点设在被检测设备各个需要进行绝缘电阻检测的位置上,且每一个需要进行绝缘电阻检测的位置上设有两个绝缘检测点,两个绝缘检测点分别与直流电源的两相位电连接;直流电源回路的一条在经过限流电阻后,通过控制开关分别与每一需要进行绝缘电阻检测位置的一个绝缘检测点电连接,直流电源回路的另一条则通过一电流传感器与每一需要进行绝缘电阻检测位置的另一绝缘检测点电连接,电流传感器同时经过滤波放大后与一个由系统级芯片(SOC)单片机为主体的监控装置相连,且在电源回路上还并接有电压滤波装置,电压滤波装置也同时与系统级芯片(SOC)单片机为主体的监控装置相连,并由监控装置将各绝缘电阻检测位置的绝缘电阻检测点的电压与电流同时送入系统级芯片(SOC)单片机,由系统级芯片(SOC)单片机进行电压及电流的计算得出绝缘检测点的绝缘电阻值,并根据绝缘电阻值输出绝缘电阻预警或报警,同时可得到静电电压值,确定是否需要静电释放,在需要静电释放的条件下,则对静电电压能通过电阻网络进行释放。
现有的技术的缺点如下:
1.使用集中式低压直流测量方法可以在行吊车作业期间进行测量,但是容易受现场环境干扰,出现误报警的情况比较多,导致很多用户关闭了该系统,从而使绝缘漏电风险增大。
2.行吊的机构接触电解槽的时候,电解槽的直流高压电会串入直流测量电路,可能造成测量电路损坏,甚至造成行车控制电路损坏。
3.现有技术采用单机式监测系统,所有检测点的检测信息统一发送到监控装置,使得检测点与监控装置之间的连线多且杂,增加了布线的难度与工作量。同时,单机式监测系统检测点数量固定,位置固定,当需要对新的绝缘电阻检测位置布置检测点时,需要重新设置一组集中式低压直流测量装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易集中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报警准确性高、能够有效避免误报、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对监测系统进行多阶扩展的分布式绝缘电阻监测系统。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分布式绝缘电阻监测系统,包括主监测系统和若干个远端监测分系统;
所述主监测系统包括控制板以及分别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电阻测量仪和显示屏,所述控制板包括MCU(微处理器)和分别由所述MCU控制的电源电路、通道切换电路、静电绝缘切换电路和报警输出电路;
所述远端监测分系统包括所述控制板和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的所述电阻测量仪;
所述远端监测分系统通过CAN总线与所述主监测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聚力达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株洲嘉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株洲聚力达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株洲嘉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1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