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40727.X | 申请日: | 2018-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8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郭娜娜;白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68;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二次注液方式,所述第一次注液采用电解液S1,所述电解液S1由0.8~1mol/L的锂盐溶解在溶剂A:溶剂B=1~3:7~9混合溶剂中制成;所述第二次注液采用电解液S2,所述电解液S2由1.1~1.3mol/L的锂盐溶解在溶剂A:溶剂B=4~6:4~6混合溶剂中制成,所述溶剂A为高介电常数的环状碳酸酯类溶剂,溶剂B为低粘度的线状碳酸酯类溶剂。本发明第一次注液时采用锂盐浓度低、溶剂粘度低的电解液S1,第二次注液时采用的锂盐浓度和溶剂粘度相对较高的电解液S2,充分保证了电解液的离子导电性能,提高了第一次注液时的浸润性能,极大的提高了注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小、循环寿命长和能量密度大等优点,广泛的应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储能和启动电源灯领域。锂离子电池主要有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电解液和壳体组成,其中电解液通常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各方面性能有直接影响。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包括合浆-涂布-辊压-卷绕-组装-一次注液-化成-二次注液-分容等工序,作为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序-注液,由于注液效率低已经成为整条生产线的瓶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由于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容量的需求,电芯卷绕的越来越紧,电芯内化学物质增多、空间缩小,电解液无法顺畅渗透;2、为了获得性能较好的电解液,目前电解液中的锂盐浓度大于1mol/L,溶剂采用PC+DEC,EC+DMC等混合溶剂,配制出的电解液粘度较高,导致电解液与极片之间的浸润性较差。为了保证化成过程中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的充分生长,必须保证化成前极片的充分浸润,所以一次注液后往往需要增加静置时间、提高静置温度等工序来确保极片的充分浸润,这就带来了生产效率的降低、设备投入的增加,最终导致电芯生产成本的增加。
中国专利CN201210005054.8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装置。该装置包括注液系统、电芯预加热系统和电解液加热系统。在注液过程中,电芯和电解液加热到一定温度,从而降低电解液在整个浸润过程中的粘度,实现快速注液的目的,但是电解液加热到一定温度容易分解挥发,这就限制了电解液的加热温度,从而限制了电解液粘度的降低程度,致使该装置并不能大幅度提高注液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锂离子电池注液困难、注液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二次注液方式,第一次注液后进行化成,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注液采用电解液S1 ,所述电解液S1由0.8~1mol/L的锂盐溶解在溶剂A:溶剂B =1~3: 7~9混合溶剂中制成;所述第二次注液采用电解液S2,所述电解液S2由1.1~1.3mol/L的锂盐溶解在溶剂A:溶剂B =4~6:4~6混合溶剂中制成;所述溶剂A为环状碳酸酯类溶剂,溶剂B为线状碳酸酯类溶剂。
所述第一次注液的电解液S1的溶剂粘度至少比第二次注液的电解液S2的溶剂粘度小0.2mPa•s。
所述第一次注液的电解液S1占总注液质量的60%~ 80%,第二次注液的电解液S2占总注液质量的20%~40%。
所述电解液S1和电解液S2中均含有1~3wt%添加剂。
电解液S1和电解液S2的最优质量比为7:3。
电解液S1中溶剂A和溶剂B的最优体积比为2:8;电解液S2中溶剂A和溶剂B的最优体积比为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40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锂电池载具连接器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晶硅薄膜锂电池刻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