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检测甲醛的铈掺杂二氧化锡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39789.9 | 申请日: | 201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宋吉明;马志红;袁宝珍;牛和林;毛昌杰;陈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12 | 分类号: | G01N2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检测 甲醛 掺杂 氧化 传感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低温检测甲醛的铈掺杂二氧化锡传感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步骤为将3.75毫摩尔五水四氯化锡和0.0605毫摩尔六水硝酸铈溶解到15 ml水和15 ml乙醇溶液中,再加入1 g 聚乙烯吡咯烷酮K-30,放入磁子搅拌半小时,至溶液溶解后,将反应液转移到50 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并在180℃条件下反应36 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在8500转每分钟转速下离心10分钟,将得到的产物用乙醇和水交替洗涤三次,将沉淀物放在80℃干燥箱中,保持12 h,取出,得到最终纳米材料; 以上述制备的纳米材料为传感材料,制备甲醛气敏元件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制备好的纳米材料与松油醇一定量混合,在玛瑙研钵中均匀研磨形成浆液,将浆液用刷子均匀涂在陶瓷管表面,以形成薄的传感材料涂层,在基座上焊接后,在80℃下老化3天,制成甲醛气敏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97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