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照明的电动墨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8517.7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勇;李东琴;张鹏飞;刘克明;戎凯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圆形滚轮 电池仓 电动墨斗 仓盖 墨斗 线轮 电池 自锁按钮开关 垂直按压 单手手指 建筑施工 可旋转的 马达电机 商业开发 制造成本 自动复位 顶盖 长直线 电位器 滑动 铰接 墨仓 墨线 把手 测量 节约 制作 加工 自由 应用 | ||
一种带照明的电动墨斗,用于建筑施工人员画长直线和测量,它包括墨盒,墨盒底部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电池,电池为LED灯和马达电机提供电能,电池仓旁设有自锁按钮开关;墨盒设有把手和用于调节线轮收线速度的圆形滚轮,圆形滚轮安装于可旋转的电位器上,通过单手手指滑动圆形滚轮实现墨线的自由收回;墨仓设有仓盖,仓盖安装有自动复位垂直按压式墨签;墨斗线轮顶盖与墨斗外壳铰接。本发明加工制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同时节约了工作时间,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和商业开发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国传统木工行业和建筑行业中极为常见的工具,木工和建筑施工测量人员主要应用于画长直线和测量。
背景技术
传统墨斗在中国木工行业和建筑行业中极为常见,其结构原理是后部有一个手摇转动的轮,用来缠墨线,前端有一个圆斗状的墨仓,里边放有棉纱或海绵,可倒入墨汁。墨线由线轮经墨仓细孔牵出,固定于一端,像弹琴弦一样将木线提起弹在要划线的地方,用后转动线轮将墨线缠回。墨斗作为木工和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常用工具,其结构设计缺陷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而日益显现,主要有:1、传统墨斗使用和收回墨线时需要双手协调配合使用,占用了双手,降低了工作效率;2、传统墨斗在使用过程中受限于暗黑环境,由于墨线呈黑色或者深色,特别是周围没有光源照明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准确弹线,极大地制约了墨斗的使用;3、传统墨斗使用结束后需要用手转动线轮将墨线缠回,不仅占用了部分工作时间,而且极易使双手沾染墨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墨斗使用和收回墨线时占用双手、转动线轮收线慢和暗黑环境下无法准确弹线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群体使用墨斗方式和习惯的调研,应用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理念重新对传统墨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设计,设计后的墨斗单手即可完成墨斗的使用和收回,不仅提高了线轮的收线速度,而且消除了暗黑环境下无法准确弹线的弊病。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带照明的电动墨斗,墨斗壳体全部采用ABS工程塑料制作而成。其特征是:
1、墨斗底部设有可开启的电池仓,采用两节AA级(电压3V)电池为LED灯珠和马达电机提供电能,电池仓旁设有圆形自锁按钮开关,负责墨斗内部整个电路总电源的开启;
2、墨斗正面采用照明设计,由9颗集成LED灯珠电路板、树脂镜片、手动开关组成,照明线路与马达电机并联连接,待总电源开启后通过拨动手动开关既可单独当做手电筒使用,也可作为墨斗在暗黑环境下使用的照明工具;
3、墨斗中间增加了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把手和可调节线轮收线速度的圆形滚轮(圆形滚轮安装于可旋转的电位器上,电位器可开启和调节通过电机马达的电压和电流),通过单手手指滑动圆形滚轮即可实现墨线的自由收回。
4、墨斗收线线轮后置,线轮内内置扁圆形的电机,将传统手摇转动的线轮改为电能驱使转动收回的线轮,单手即可完成操作。不仅为增加人体工程学把手预留了空间,而且提高了使用者的操作体验;
5、墨仓采用可开启的仓盖,墨汁由此倒入墨仓,仓盖安装有自动复位垂直按压式墨签,通过垂直按压仓盖上的墨签,使海绵充分吸收和挤出墨汁,保证墨线均匀染色;
6、墨斗内线轮回收墨线的路径采用导流槽设计,可对线轮收线后多余的墨汁进行自动收回,不仅有效防止了墨汁外流,而且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墨线上多余的墨汁,节约了材料。
7、墨斗线轮顶盖通过销钉与墨斗外壳铰接,可手动揭开和闭合,便于使用期间墨线的更换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8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