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入式设备的WEB网管应用程序生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8195.6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丰晓东;吴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0 | 分类号: | G06F8/30;G06F8/2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设备 web 网管 应用程序 生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设备的WEB网管应用程序生成方法及系统,涉及嵌入式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对嵌入式设备的WEB网管应用进行分类;根据同一类别的WEB网管应用对应开发出一个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中包含有若干代码自动生成标识,并根据该类别WEB网管应用的每个WEB应用功能分别对应预定义一个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预先编写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程序,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程序根据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和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自动生成与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对应的WEB应用功能程序。本发明提供的嵌入式设备的WEB网管应用程序生成方法,应用功能程序开发效率高,且质量和可读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入式设备的WEB网管应用程序生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嵌入式设备WEB网管的开发过程,一般是选择好一个嵌入式WEB服务器,熟悉其框架后,使用其接口和相应的编程语言分别独立开发出各个WEB应用功能,并集成到WEB服务器中,形成一整套完成的WEB网管应用。
在嵌入式设备WEB网管应用中,绝大多数是动态网页,开发人员既需要熟悉WEB前台的开发技术,也需要熟悉WEB后台的开发技术,还需要熟悉前台与后台的配套机制。当WEB网管应用的数量很大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开发各个WEB应用的后台程序,并与前台逐一进行调测,进而导致WEB开发调试效率较低,并且对WEB开发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设备的WEB网管应用程序生成方法,不仅提高了WEB网管应用功能程序的开发效率,而且提高了WEB网管应用功能程序的质量和可读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嵌入式设备的WEB网管应用程序生成方法,包括步骤:
对嵌入式设备的WEB网管应用进行分类;
根据同一类别的WEB网管应用对应开发出一个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所述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中包含有若干代码自动生成标识,并根据该类别WEB网管应用的每个WEB应用功能分别对应预定义一个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所述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包含有与所有代码自动生成标识相关的参数信息;
预先编写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程序,所述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程序根据所述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和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自动生成与所述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对应的WEB应用功能程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程序根据所述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和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自动生成与所述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对应的WEB应用功能程序的具体步骤包括:
加载并解析所述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得到与所有代码自动生成标识相关的参数信息;
加载所述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读取所述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并识别出所有代码自动生成标识,进行代码自动生成,最终得到与所述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对应的WEB应用功能程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代码自动生成标识包括两种类型,其中一类为静态替换标识,另一类为动态生成标识,且预先编写的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自动生成程序包括一个特定代码动态生成子程序与一个动态生成标识相对应,所述特定代码动态生成子程序用于基于WEB应用功能特征文件中的相关信息,动态输出一段逻辑代码;
在读取所述WEB后台应用程序代码模板时,当读取到所述静态替换标识,则将与所述静态替换标识对应的参数信息直接替换所述静态替换标识;当读取到所述动态生成标识时,则使用所述特定代码动态生成子程序动态输出一段逻辑代码,并用所述逻辑代码替换对应的所述动态生成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8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