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8083.0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群;曹井国;王建刚;姜亦增;张蓁;刘瑶;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 | 分类号: | F16L55/16;B29C73/10;B29C65/10;B32B27/12;B32B27/02;B32B27/36;B32B27/40;B32B27/30;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041 天津市和平区卫***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接缝处 基材 接缝 复合操作 内衬软管 原位修复 粘接密封 次热 内封 铺垫 规模化生产 密封操作 密封性能 对折 封口条 基材沿 延伸 合口 可用 生产 保证 | ||
1.一种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内封口条放置于平铺的软管基材中部,然后将软管基材沿宽度方向对折,使接缝处相互对接,并使内封口条沿接缝延伸方向铺垫于软管基材的接缝处下方,为内合口密封操作做好准备;
S2:使做好准备的内封口条和软管基材进行第一次热复合操作,经自然冷却后相互粘接密封;
S3:使外封口条沿接缝延伸方向铺垫于软管基材的接缝处上方并进行第二次热复合操作,经自然冷却后相互粘接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软管基材沿宽度方向对折时,需使软管基材的防渗层位于外表面,基层位于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第一次热复合操作过程为首先对铺垫有内封口条的软管基材进行热风作用,内封口条的可粘接功能层发生软化,然后在压力作用下使内封口条与软管基材的接缝处下方紧固压合;第一次热复合操作的热风温度在290-350℃之间,压力在50-100kN/m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第二次热复合操作过程为对铺垫有外封口条的软管基材进行热风作用,外封口条的可粘接功能层发生软化,然后在压力作用下使外封口条与软管基材的接缝处上方紧固压合;第二次热复合操作的热风温度在380-450℃之间,压力在50-100kN/m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口条包括依次排列的内封基层、内封加强层和内封膜层;所述内封基层为无纺布,所述内封加强层为涤纶针织物,所述内封膜层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材料或聚乙烯材料;所述内封膜层通过流延的方式与内封加强层和内封基层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基层厚度为3-5mm,宽度为5-8cm;所述内封加强层宽度与基层相同,重量为80-200g/m2;所述内封膜层宽度与基层相同,厚度为0.3-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口条包括依次排列的外封外膜层、外封加强层和外封内膜层;所述外封外膜层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或聚乙烯材料,所述外封加强层为涤纶针织物,所述外封内膜层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或聚乙烯材料;所述外封外膜层和外封内膜层均通过流延的方式与外封加强层分别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封外膜层厚度为0.3-0.5mm,宽度为3-6cm;所述外封加强层宽度与基层相同,重量为80-200g/m2;所述外封内膜层宽度与外封外膜层相同,厚度为0.1-0.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热复合操作采用内合口密封设备进行,所述内合口密封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有焊枪和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主压力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主压力辊对应的辅助压力辊,所述工作台尾部还设有一对压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道原位修复内衬软管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热复合操作采用外合口密封设备进行,所述外合口密封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有焊枪和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主压力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主压力辊对应的辅助压力辊,所述焊枪的焊口位于所述机头的主压力辊前方,所述工作台尾部还设有一对压辊,所述机头上方还设有外封口条支架,所述外封口条支架上设有用于固定外封口条的料轴和用于过料的过料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水工业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80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在线堵漏工艺
- 下一篇:一种针对流体运输软管微创口修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