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平衡负载条件下微网逆变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37359.3 | 申请日: | 201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9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谢震;陈世燚;张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H02J3/38 |
| 代理公司: | 34118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挺 |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负序电压 逆变器 微网 逆变器输出电压 电压平衡控制 不平衡负载 高通滤波器 谐振控制器 三相输出电压 正负序分离 反馈 电感电流 平衡控制 输出电压 输出叠加 误差信号 参考 输出 脉动量 微电网 内环 调制 供电 保证 | ||
1.一种不平衡负载条件下微网逆变器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控制方法所涉及的微网逆变器电路拓扑包括如下结构:直流侧电源电压为udc;直流侧电源与三相全桥电路相连接,三相全桥电路由6个开关管s1、s2、s3、s4、s5、s6串并联组成;ua、ub、uc为逆变器三个桥臂中点电压;三个桥臂中点处接入LC低通滤波器,L是滤波电感,R是滤波电感内阻,C为滤波电容;iLa、iLb、iLc为逆变器三相电感电流,uCa、uCb、uCc为逆变器三相输出电压,iOa、iOb、iOc为逆变器三相输出电流;
所述的电压平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样逆变器三相输出电压uCa、uCb、uCc和逆变器三相输出电流iOa、iOb、iOc,并进行abc坐标系到αβ坐标系的变换,得到逆变器输出电压αβ轴分量uCα、uCβ和逆变器输出电流αβ轴分量iOα、iOβ;
步骤2,利用步骤1得到的逆变器输出电压αβ轴分量uCα、uCβ和逆变器输出电流αβ轴分量iOα、iOβ,根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计算得到瞬时输出有功功率p和瞬时输出无功功率q;
步骤3,利用步骤2得到的瞬时输出有功功率p和瞬时输出无功功率q,根据下垂特性计算得到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参考值U和逆变器输出电压角频率参考值ω,并将逆变器输出电压角频率参考值ω通过积分环节后得到逆变器输出电压相位参考值θ;所述积分环节传递函数的表达式为:逆变器输出电压相位参考值θ的表达式为:θ=∫ωdt,其中,s为拉普拉斯算子,t为积分时间;
步骤4,利用步骤3所得到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相位参考值θ,对步骤1所得到逆变器输出电压αβ轴分量uCα、uCβ进行αβ坐标系到dq坐标系的变换,得到逆变器输出电压dq轴分量uCd、uCq;采样逆变器三相电感电流iLa、iLb、iLc并利用步骤3所得到的逆变器输出电压相位参考值θ对其进行abc坐标系到dq坐标系的变换,得到逆变器电感电流dq轴分量iLd、iLq;
步骤5,令逆变器输出电压d轴参考值uCd_ref为步骤3所得到的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参考值U,逆变器输出电压q轴参考值uCq_ref为零伏,利用步骤4所得的逆变器输出电压dq轴分量uCd、uCq和逆变器电感电流dq轴分量iLd、iLq,经过输出电压外环和电感电流内环双环控制后,得到电感电流内环输出信号ud1、uq1;
步骤6,将步骤4所得到的逆变器输出电压dq轴分量uCd、uCq通过高通滤波器后得到100Hz脉动量uCdn、uCqn,并令该100Hz脉动量uCdn、uCqn为负序电压反馈值;令负序电压参考值uCdn_ref、uCqn_ref均为零伏,将负序电压参考值与负序电压反馈值作差后通过谐振控制器,将谐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ud2、uq2与步骤5中的电感电流内环输出信号ud1、uq1进行叠加,得到逆变器调制波信号ud、uq,利用该逆变器调制波信号ud、uq进行调制后,即可实现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平衡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73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