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杂交黄姑鱼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37260.3 | 申请日: | 201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2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冬冬;竹内裕;楼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 代理公司: | 青岛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4 | 代理人: | 王晓晓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殖细胞 性腺 杂交 成鱼 移植 外源 制备 父本 母本 理论研究 生产实践 显微操作 显微观察 显微注射 现场操作 仪器设备 组织切片 杂交鱼 供体 增殖 精密 体内 注射 检测 培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杂交黄姑鱼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方法,以箕作黄姑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杂交黄姑鱼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鱼类生殖细胞是将供体(donor)的外源生殖细胞移植到受体中,利用受体生产供体的配子,繁育供体的后代,该技术也被形象的称为“借腹生子”或代孕亲鱼(surrogatebroodstock)技术。2004年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吉崎悟朗(Yoshizaka)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将供体虹鳟(
受体的选择与制备是影响生殖细胞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研究学者采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的胚胎或者仔稚鱼阶段进行外源生殖细胞移植。例如:以斑马鱼胚胎为受体,日本学者Saito利用单个原始生殖细胞的移植实现了种间、属间、甚至不同科间的异种移植;以孵出的仔鱼为受体,日本学者Takeuchi实现经济鱼类虹鳟和大马哈鱼的种间移植。然而,以胚胎或者仔鱼作为受体进行生殖细胞移植,需要熟练的显微操作和精密的操作设备,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技术以成鱼为受体进行生殖细胞移植,无需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操作简便易行,在生殖细胞移植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以杂交黄姑鱼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方法。本发明利用了杂交黄姑鱼具有性腺不育的特点,无需任何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致使其性腺不育;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简单易行的优点。
本发明实现其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交黄姑鱼的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箕作黄姑鱼和银姑鱼分别养殖于水槽内,每个水槽养殖30~40尾,培育水温为23~24℃;
(2)采集所述箕作黄姑鱼的未受精卵和银姑鱼的新鲜精液;将银姑鱼新鲜精液滴入箕作黄姑鱼卵中,用海水激活后搅动使其充分混匀,完成受精过程;
(3)将受精卵进行孵化,对孵化后的杂交鱼苗进行培育,培育过程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和幼鱼期,培育采用的饵料依次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饲料。
进一步的:所述孵化的培育水温为20~24℃,盐度28~32‰,pH8.0~8.2。
进一步的:所述仔鱼期采用加水培育,每天加水为池水的10%~20%,培育密度2~3万尾/m3,水温保持在24℃,盐度为28~32‰,pH8.0~8.2。
进一步的:所述稚鱼期每天换水两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50%~100%,培育密度0.5~1万尾/m3,每两天吸污1次,培育池水温24℃,盐度为28~32‰,pH8.0~8.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7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草鱼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黑鱼饲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