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润滑无油压缩机油循环冷却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6861.2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1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田雅芬;张运运;王豪杰;张震;邢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3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壁面 循环冷却系统 压缩机油 排气端 吸气端 自润滑 端盖 无油 油泵 高温润滑油 转子 飞溅润滑 节能效果 强化对流 散热翅片 同步齿轮 同轴转动 外置油管 油过滤器 油冷却器 挡油板 甩油盘 压缩机 飞溅 回油 外置 油孔 排气 冷却 流出 散发 流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润滑无油压缩机油循环冷却系统及方法:甩油盘或同步齿轮与转子同轴转动,带动排气端油箱里面的高温润滑油飞溅到油箱的壁面,油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流,经过与壁面具有一定倾角的挡油板时被收集,经由壁面设置的油孔流出,最后通过倾斜的外置油管流动到吸气端油箱,实现吸、排气两端油箱内油的循环,油的热量主要通过吸气端油箱端盖和排气端油箱端盖的散热翅片散发到空气中,通过循环强化对流冷却。本发明无需外置油泵、油冷却器和油过滤器,利用飞溅润滑和重力回油方式,不仅减少了油的使用量,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总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油压缩机领域,特别涉及无需外置油泵、油过滤器和油冷却器的无油压缩机自润滑油循环冷却。
背景技术
无油压缩机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对气体洁净度要求较高的行业,虽然压缩气体不含油,但轴承或齿轮依然需要油来润滑和冷却。其中,无油冷却器的无油空压机,因排气温度较高,无法采用压差供油的方式;而无油工艺压缩机,因工艺气体的特殊性,不宜与润滑油接触,也无法采用压差供油方式。故而无油压缩机一般都配置有单独的油路系统,通过油箱、油冷却器、油过滤器及油泵实现压缩机轴承及齿轮的润滑及润滑油的冷却。
但是,油冷却器、油过滤器及油泵不仅增加无油压缩机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和初始投资成本,还因零部件的增加,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现有无油压缩机中,位于吸气端油箱一侧的轴承采用油箱内同轴转动的甩油盘进行飞溅润滑,而与之连通的排气端油箱则采用同步齿轮进行飞溅润滑。其中,排气端润滑油温度高,无法完全依赖机体(油箱端盖等)与外界的对流冷却进行降温,因此,这种供油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油压缩机需要开发更有效的油循环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结构、节约成本、提高可靠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需外置油泵、油冷却器、油过滤器的自润滑无油压缩机油循环冷却系统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润滑无油压缩机油循环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机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机体外侧的用于润滑油强化对流冷却的油管,所述机体包括相互连通(通过压缩机机体内部的通道)的吸气端油箱和排气端油箱,所述油管位置较高的一端与排气端油箱相连,所述油管位置较低的一端与吸气端油箱相连(即油管呈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吸气端油箱内设置有与支撑于所述机体内的转子同轴转动的甩油盘,所述排气端油箱内设置有与所述转子同轴转动的同步齿轮,所述排气端油箱的润滑油油位之上的壁面上设置有用于收集飞溅到该壁面上润滑油并将该润滑油导出至所述油管的集油槽。
优选的,所述集油槽包括与所述排气端油箱的内壁相连的挡油板,用于收集沿壁面下流的润滑油,挡油板与所述内壁呈一定夹角。
优选的,所述集油槽还包括设置于排气端油箱的壁面上的用于连通所述油管与所述集油槽的油孔。
优选的,所述油孔的位置高于所述挡油板与排气端油箱的壁面的交线,且低于挡油板的垂直高度。
优选的,所述挡油板上设置有磁性材料,用于吸附润滑油中的铁屑,可避免油孔堵塞。
优选的,所述排气端油箱内还设置有用于代替所述同步齿轮进行飞溅润滑的甩油盘(同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排气端油箱或吸气端油箱上的油位视镜。
优选的,所述排气端油箱及吸气端油箱的端面上设置有端盖,端盖上布置有散热结构(例如散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油管的倾斜角度可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6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