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天冬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6743.1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礼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3/20 | 分类号: | C12P13/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3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冬氨酸酶 天冬氨酸 固定化 混合物 纳米二氧化硅 固定化细胞 海藻酸钠 酶法合成 酶法转化 湿菌体 戊二醛 菌株 制备 等电点结晶法 发酵培养基 立体选择性 氯化钙溶液 发酵培养 高效表达 酶促反应 培养基 速率和 转化液 滴加 催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天冬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具有天冬氨酸酶活性的菌株于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得含天冬氨酸酶的湿菌体;将湿菌体加入固定化混合物中,混合后滴加到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固定化细胞;其中,固定化混合物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和戊二醛;将固定化细胞加入转化液中进行酶促反应,再通过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得L‑天冬氨酸。本发明采用L‑天冬氨酸的特定菌株,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以高效表达L‑天冬氨酸酶,并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和戊二醛作为固定化混合物来固定化天冬氨酸酶,使酶法合成L‑天冬氨酸具有较高的催化速率和转化率;此外,酶法合成反应还具有条件温和、酶立体选择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天冬氨酸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天冬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L-天冬氨酸是一种重要的酸性氨基酸,具有改善心肌功能的生理功能。L-天冬氨酸可用于医药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天冬氨酸酶(E.C.4.3.1.1)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大肠杆菌的天冬氨酸酶由四个相同亚基构成,每个亚基由4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目前为止,以富马酸和氨为原料,并通过固定化L-天冬氨酸酶催化生产L-天冬氨酸的报道很多,但却尚未有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和戊二醛固定化天冬氨酸酶以进一步制备得到L-天冬氨酸的报道。
据此,目前急需一种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和戊二醛作为固定化混合物以固定化天冬氨酸酶,从而进一步制备L-天冬氨酸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和戊二醛作为固定化混合物的L-天冬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L-天冬氨酸的酶法转化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具有天冬氨酸酶活性的菌株于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发酵液离心后,得含天冬氨酸酶的湿菌体;
(2)将上述含天冬氨酸酶的湿菌体加入到固定化混合物中混合;混合后,滴加到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固定化细胞;其中,固定化混合物包括: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和戊二醛;
(3)将上述固定化细胞加入转化液中,在35-50℃,pH 6-11的条件下进行酶促反应,再通过等电点结晶法分离得到L-天冬氨酸;其中,转化液包括富马酸和氨,以及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辛醇、正己醇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具有天冬氨酸酶活性的菌株选自大肠杆菌ATCC15489、枯草芽孢杆菌CGMCC NO:1.1628、施氏假单胞菌CGMCC NO:1.202、铜绿假单胞菌CGMCC NO:1.1129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施氏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均直接购自国内外市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培养基成分包括:10-45g/L碳源物质、5-45g/L氮源物质、1.2g/L柠檬酸、1.0g/L硫酸铵、3.0g/L K2HPO4、1.0g/L MgSO4、0.06g/L CaCl2、0.002g/L CoCl2、0.0001g/L MnC4H6O4·4H2O。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碳源物质采用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氮源物质采用牛肉膏、酵母膏、玉米浆、蛋白胨、豆饼水解液、花生饼粉、黄豆饼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学院,未经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6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