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桉树基多孔碳石墨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6179.3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曾功昶;曾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功昶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631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桉树 多孔碳 石墨化 石墨化产物 去离子水洗涤 应用技术领域 按比例混合 稀盐酸洗涤 氧化石墨烯 安全环保 程序升温 粉碎过筛 气氛条件 生产过程 石墨化炉 碳质材料 多孔炭 石墨烯 保温 图谱 废气 污水 排放 清晰 | ||
本发明属于碳质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桉树基多孔碳石墨化方法。先将桉树基多孔碳粉碎过筛,桉树基多孔碳粉与K2CO3、Na2CO3、Al(NO3)3或Zn(NO3)2按比例混合,在N2气氛条件下,置于石墨化炉中,程序升温到900‑1100℃,保温1~2小时;降温至25~35℃,将所得石墨化产物用稀盐酸洗涤3次,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在80‑100℃干燥获得桉树基多孔炭石墨化产物。本发明利用桉树基多孔碳石墨化获得的产物为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拉曼图谱中D,G和2D各峰清晰。本发明方法简单,生产过程中使用酸和碱减少,排放污水和废气减少,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炭质材料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桉树基多孔碳石墨化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温下农林废弃物脱除原材料中H、O、N等元素,形成碳骨架,主要影响因素为升温速率和炭化温度,获得农林废弃物多孔炭。因此,农林废弃物在无催化剂作用下制备的碳材料为无定形碳,表现在PXRD图谱中只出现包峰,即使在高温下也难以石墨化。
通常使用的活化剂有磷酸、硫酸、硼酸、KOH、NaOH、ZnCl2、K2CO3、K2S、CaCl2、磷酸二氢钾、(NH4)2HPO4等,获得多孔碳。使用强碱,如KOH和NaOH对碳化炉有损坏作用;使用氯化物,如ZnCl2、CaCl2和FeCl3不仅对碳化炉有损坏作用,而且有害气体物染生产环境,影响生产者健康;另一方面,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强碱或者氯化物作活化剂,生产过程中废水处理需要耗损大量经费,会提高生产成本,产品价格上升,同时也影响生态环境。
近年来,石墨烯由于具有独特的电子、光学和机械性能,引起了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在石墨烯工业化生产过程探索中,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求可再生的碳源前驱体和绿色可持续的制备途径。
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应运而生。该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农林废弃物富含的N、P等杂原子以及特殊结构改善石墨烯材料的理化性质,使得制备的石墨烯材料在电化学领域表现出优异的特性。
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石墨烯材料,不仅要考虑农林废弃物的升温速率和炭化温度,还需考虑农林废弃物在石墨化过程中催化剂的使用。科研工作者成功地以铜为催化剂、聚苯乙烯或者聚乙烯废弃塑料为碳源通过水平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双管式炉系统中制备出了单层、双层乃至多层的石墨烯;催化剂的使用是农林废弃物向石墨烯转化的必备条件;农林废弃物青草的叶片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也可以制备出高质量高结晶度的单层石墨烯[Carbon,2014,72:66-73;ACS Nano,2011,5(9):7601-7607.]。莲花的花瓣和木槿花等在氩气氛围下辅以小于或等于1600℃的温度进行热剥落处理,最大限度的去除含氧的杂质后,即能得到高质量的石墨烯材料,温度和厌氧环境对农林废弃物制备石墨烯材料至关重要,富含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中的碳碳键在高温和厌氧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实现分裂和分子重组,最终得以形成石墨烯,制备石墨烯的实验发现,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石墨烯的质量,升高温度也可有效去除含氧杂质[Carbon,2012,50(11):4123-4129.]。废弃物虾蟹壳的主要成分为壳聚糖,在硝酸锌﹑硝酸铝或氢氧化钾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热解实现石墨烯的合成[CN 107758645 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功昶,未经曾功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6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