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防止后囊膜混浊和眩光的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6088.X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3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康小林;曹立;张宏岩;罗崇禧;陈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医疗智能器件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71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止 后囊膜 混浊 眩光 人工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体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具有防止后囊膜混浊和眩光的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该人工晶体具有特殊边缘结构和具备磨砂侧面,所述特殊边缘结构能减少晶状体上皮细胞沿着光学区后表面生长,从而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所述磨砂状的侧面可以极大的降低人工晶体植入眼后眩光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晶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止后囊膜混浊和眩光的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制备人工晶体的方法主要采用如下步骤进行:首先以圆片(Blank)为晶体胚料,通过车削和铣削或激光切割等加工方式制备出人工晶体光学区轮廓和两侧力学区轮廓,获得人工晶体粗品,再抛光除去车削痕迹和钻铣毛刺或激光切割的溅射斑点等情况,从而获得表面洁净的人工晶体。抛光操作即是将人工晶体粗品与抛光颗粒、粉末或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混合后置于容器中,采用转动、震荡等方式促进人工晶体与抛光颗粒之间的摩擦,进而去除车削纹路、表面斑点等缺陷。
然而,目前制备人工晶体的方法中,当晶体被加工成最终形状和尺寸后,人工晶体边缘结构和侧面形貌在未被保护的情况下就进行抛光,容易导致边缘结构和侧面形貌被磨损,无法保持光学后表面边缘的锐利,并且损伤人工晶体侧面的粗糙效果。对此,美国专利US20030176918A1提出了一种用于保护抛光过程中人工晶体边缘几何形状的装置及抛光方法,但是该方法较为复杂,实用性低。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存在许多潜在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后囊膜混浊(PCO),即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囊袋内发生增殖并迁移至人工晶体光学后表面或前表面,导致移植的人工晶体变得模糊,这严重影响患者视力。
植入人工晶体另一潜在问题是由人工晶体的光反射引起的眩光,尤其是人工晶体边缘引起的眩光,导致患者视觉效果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移植和更换人工晶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人工晶体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并且能保护人工晶体后表面尖锐边缘以及人工晶体侧面的磨砂效果在抛光中不被磨损,而人工晶体前表面边缘则在抛光过程中被磨损变得圆滑,因此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可以真正实现快速高效的制备出前表面边缘圆滑,后表面边缘尖锐,侧面具备磨砂效果的人工晶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殊边缘结构和具备磨砂侧面的人工晶体,所述人工晶体能减少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沿着光学区后表面生长,从而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本发明所述人工晶体还可以极大的降低人工晶体植入眼后眩光发生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人工晶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人工晶体材料通过模压成型得到具有光学后表面的人工晶体粗胚,保留与所述人工晶体粗胚光学后表面接触的模具,得到人工晶体半成品1;
S2:对步骤S1中获得的人工晶体半成品1进行加工,获得具有期望结构和尺寸的光学件、支撑件的人工晶体半成品2;
S3:将步骤S2中获得的人工晶体半成品2进行抛光处理,得到人工晶体半成品3;
S4:脱去步骤S3中人工晶体半成品3后表面接触的模具,获得人工晶体。
本发明所述“人工晶体粗胚”是指将人工晶体材料固化后得到的胚料。
本发明所述“人工晶体半成品1”是指模具粘附在人工晶体粗胚光学后表面的人工晶体半成品。
本发明所述“人工晶体半成品2”是指加工后包含光学件和支撑件的,模具粘附在人工晶体光学件和支撑件后表面的人工晶体半成品。
本发明所述“人工晶体半成品3”是指抛光后包含光学件和支撑件的,模具粘附在人工晶体光学件和支撑件后表面的人工晶体半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医疗智能器件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医疗智能器件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6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入式麻醉装置
- 下一篇: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修复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