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MD汽车电子元件的电镀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5622.5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0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俞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凤县荣毅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14 | 分类号: | C25D5/14;C25D5/34;C25D5/48;C25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6200 陕西省商***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表面 汽车电子元件 取出 电镀工艺 去除 清洗 电子元件放置 毛刺 镀前处理 防护性能 活化处理 机械振动 加工效率 碱性溶液 溶液加热 使用寿命 双层电镀 酸性溶液 氧化物膜 振动频率 电镀 磨光 抛光 基础液 激振器 乳化剂 放入 稀酸 加热 盛装 中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MD汽车电子元件的电镀工艺,S1:镀前处理:首先将电子元件进行磨光、抛光,去除电子元件表面的毛刺,然后将电子元件置于碱性溶液中,添加乳化剂,将容器置于激振器上进行机械振动,振动频率为120‑130Hz,并将溶液加热至70‑90℃,经30‑50min后将电子元件取出;将取出的电子元件后放入酸性溶液静置10‑15min中进行中和,取出电子元件后进行清洗,再次加入稀酸进行活化处理1‑5min,去除电子元件表面的氧化物膜后再次清洗;S2:电镀阶段:将电子元件放置与一号容器中,一号容器内盛装镍基础液,加热温度至50‑60℃。本发明加工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廉,对电子元件进行双层电镀镍,极大提高了电子元件的防护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MD汽车电子元件的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使用电镀工艺对汽车等设备的电子元件进行焊金属连接,其中的电镀层形成作为导电材料如铜或铜合金的最外层,由于电镀层的接触电阻随时间变化很小,因此使用电镀工艺对高端的SMD汽车电子元件进行电镀焊接,但由于SMD汽车电子元件属于高端的SMD产品,其生产存在很大风险及品质隐患,因此对SMD汽车电子元件进行电镀焊接工艺也要求较高,传统的单层电镀镍的工艺并不能满足电子元件的电镀要求。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3352240B公开了一种SMD汽车电子元件的电镀锡工艺,包括超声波脱脂、电解除油、硫酸中和与活化、镀镍、甲基磺酸活化、电镀锡、锡层保护处理、烘干等工艺流程。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该工艺工序繁琐,加工成本高,对电子元件只是通过单层的电镀金属,防护性能较差,电子元件使用寿命较短,经济损失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D汽车电子元件的电镀工艺,具备加工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廉,对电子元件进行双层电镀镍,极大提高了电子元件的防护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工艺工序繁琐,加工成本高,对电子元件只是通过单层的电镀金属,防护性能较差,电子元件使用寿命较短,经济损失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SMD汽车电子元件的电镀工艺,S1:镀前处理:首先将电子元件进行磨光、抛光,去除电子元件表面的毛刺,然后将电子元件置于碱性溶液中,添加乳化剂,将容器置于激振器上进行机械振动,振动频率为120-130Hz,并将溶液加热至70-90℃,经30-50min后将电子元件取出;将取出的电子元件后放入酸性溶液静置10-15min中进行中和,取出电子元件后进行清洗,再次加入稀酸进行活化处理1-5min,去除电子元件表面的氧化物膜后再次清洗;
S2:电镀阶段:将电子元件放置与一号容器中,一号容器内盛装镍基础液,加热温度至50-60℃,PH值范围为4.2-4.8,添加光亮剂,通入电流并搅拌20-30min后表面形成单层镍,置于二号容器中,二号容器内盛装镍基础液,加热温度至50-60℃,PH值范围为3-3.5,添加高硫光亮剂、润湿剂,通入电流搅拌30-40min,形成高硫镍,取出电子元件并清洗,单层镍与高硫镍形成双层镍;
S3:镀后处理:将电子元件加入脱水机并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15-20min,去除表面水分;将电子元件置于硫酸溶液中浸泡1-2h后再清洗5-10min,置于涂溶剂中浸泡5-10min取出后放入铬酸盐溶液中钝化处理,然后取出烘干即可。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碱性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氢氧化钠10-15份、碳酸氢钠15-20份、磷酸三钠15-20份、硅酸钠20-30份、水80-100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乳化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高级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二乙醇酰、仲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酸性溶液为盐酸溶液、硝酸溶液、硫酸溶液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凤县荣毅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丹凤县荣毅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5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