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35386.7 | 申请日: | 201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耿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和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旭亮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拦截组件 生物悬浮填料 过滤净化 生物浮床 容腔 水体处理 微生物 流动 垂直 河流 围合 氧气 河岸 水体 穿过 水质 消耗 供水 净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拦截组件,所述第一拦截组件设置于河流中且垂直于水的流动方向;第二拦截组件,所述第二拦截组件设置于河流中且垂直于水的流动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拦截组件、第二拦截组件与河岸围合形成一能够供水流动穿过的过滤净化容腔;多个生物浮床,所述生物浮床设置于过滤净化容腔中;多个生物悬浮填料,多个生物悬浮填料设置于所述过滤净化容腔中。通过多个生物浮床的植物和根部的微生物和多个生物悬浮填料上的微生物消耗水中的营养和增加水中的氧气,从而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臭水体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于人们的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流中,从而使得河流中的水体富营养化,进而使得水体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进而导致水体发黑发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又可以消除水中多余营养,同时增加水中氧气,以改善水质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黑臭水体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拦截组件,所述第一拦截组件设置于河流中且垂直于水的流动方向;
第二拦截组件,所述第二拦截组件设置于河流中且垂直于水的流动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拦截组件、第二拦截组件与河岸围合形成一能够供水流动穿过的过滤净化容腔;
多个生物浮床,所述生物浮床设置于过滤净化容腔中;
多个生物悬浮填料,多个生物悬浮填料设置于所述过滤净化容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拦截组件包括由活性炭纤维毡或海绵制作的基体,所述基体的内部混合有纳米铁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拦截组件包括由活性炭纤维毡或海绵制作的基体,所述基体的内部混合有纳米铁粉。
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悬浮填料包括位于内部的聚羟基脂肪酸脂,所述聚羟基脂肪酸脂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内部海绵层,所述内部海绵层中混合有纳米铁粉;所述内部海绵层的外部设置有内部塑料壳,所述内部塑料壳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镂空孔,所述内部塑料壳的外表面还包裹有外部海绵层,所述外部海绵层中混合有纳米铁粉,同时外部海绵层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一外部塑料壳,所述外部塑料壳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镂空孔。
优选地,所述内部海绵层上的孔比所述外部海绵层上的孔要小。
进一步,所述过滤净化容腔中还放置有曝气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通过在河流中设置第一拦截组件和第二拦截组件,以使得第一拦截组件和第二拦截组件与河岸围合形成一能够供水流动穿过的过滤净化容腔,所述过滤净化腔中设置有多个生物浮床和多个生物悬浮填料,通过多个生物浮床的植物和根部的微生物和多个生物悬浮填料上的微生物消耗水中的营养和增加水中的氧气,从而净化水体,改善水质,有助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生物悬浮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和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和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53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