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标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35062.3 | 申请日: | 2018-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夏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拓恒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周海斌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上 阻力 牵拉 特性 标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标定方法,采用具有牵引绳和测力器的游泳牵拉装置,包括:将水上阻力牵拉器的牵引端连接到游泳牵拉装置的牵引绳末端;由游泳牵拉装置牵引水上阻力牵拉器在水中按预设速度行进预设距离,同时游泳牵拉装置的测力器测定牵引绳承受的拉力值,计算平均拉力值;判断是否继续速度‑拉力标定,若是,继续测定;若否,则将已获得的所有速度、平均拉力值数据作为采集数据;以速度为横坐标,以拉力值为纵坐标,采用采集数据作曲线图;将所得曲线图作为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图。本发明方法可将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以图形曲线的方式标定出来,使其负载量化,利于训练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标定方法,属于游泳水中训练器材标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发明人所知,游泳运动员的游泳训练通常包括陆上训练和水中训练,其中,加载负荷训练通常应用于陆上训练,而很少应用在水中训练。究其原因,在陆上训练中,训练器械的负荷加载量是可量化、可调整的,教练员可依据实际训练情况对负荷加载量进行增减,以达到训练目的,实现科学训练;然而,目前尚不存在专门针对游泳水中训练、且负荷加载量可量化可调整的训练器械,这导致在水中训练时很难进行科学有效的加载负荷训练。同时,由于运动姿态不同,陆上训练中的加载负荷训练所锻炼的肌肉群并不能涵盖水中训练时所用到的全部肌肉群。这不仅需要研制能在游泳水中训练时使用的负荷加载训练器材,更需要研发将其负荷量化的标定方法。
经检索发现,申请号CN201410681377.8、授权公告号CN10443656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负载可调式游泳辅助装置,充气后为圆柱状的器身前端设有前轴连接吊环;器身上设有流线型结构、对称分布的翼片;器身后端的管轴套入轴套中,轴套与管轴为松配合且能灵活转动;轴套外壁上设有机翼形状、倾角可调的旋翼,旋翼在轴套上成流线型对称分布,旋翼外缘设有旋翼环构成一个整体部件;管轴上设有可拆卸的旋盖实现密封,旋盖上设有气嘴。申请号CN201420119557.2、授权公告号CN2037905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体育运动训练阻力伞,包括背带、软质降落伞,能够调整长度且能紧固的腰带后面通过拉绳连接有一个软质降落伞,在降落伞面上分布有至少3条拉链式调整通气缝,腰带上有两个肩膀固定带,拉绳长度为1-3米。然而,此类技术方案虽然能增加运动员的负荷,但是其负荷既不能量化,也不能按需调整,并不能满足在游泳水中训练时实施加载负荷训练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标定方法,能标定出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使其负载量化,利于训练使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标定方法,采用具有牵引绳和测力器的游泳牵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前置步、对于载荷调节型水上阻力牵拉器,调整该水上阻力牵拉器的载荷状态并作为预设载荷状态,然后转至第一步;对于非调节型水上阻力牵拉器,直接转至第一步;
第一步、将水上阻力牵拉器的牵引端连接到游泳牵拉装置的牵引绳末端;由游泳牵拉装置牵引水上阻力牵拉器在水中按预设速度行进预设距离,同时游泳牵拉装置的测力器测定牵引绳承受的拉力值,计算平均拉力值;转至第二步;
第二步、判断是否继续速度-拉力标定,若是,则将下一速度作为预设速度,然后重复第一步;若否,则将已获得的所有速度、平均拉力值数据作为采集数据,并转至第三步;
第三步、以速度为横坐标,以拉力值为纵坐标,采用第二步的采集数据作曲线图;
对于载荷调节型水上阻力牵拉器,判断是否继续下一载荷状态的标定,若是则将下一载荷状态作为预设载荷状态并转至第一步,若否则转至第四步;对于非调节型水上阻力牵拉器,直接转至第四步;
第四步、将所得曲线图作为水上阻力牵拉器的力特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拓恒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拓恒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5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