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线移动支撑装置及其支撑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4216.7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9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盼;马鹏;程宗帅;李利锋;陈建设;赵博;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H02G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5148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移动 支撑 装置 及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移动支撑装置及其支撑轮,涉及线缆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管线移动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轮以及撑杆,撑杆沿支撑轮的轴向方向延伸,支撑轮的轮体由两个对合部扣合连接而成,对合部通过弧形连接片固定连接构成轮体,轮体的内壁面上设有橡胶垫条,橡胶垫条围成固定孔,设在轮体内壁面后橡胶垫条的两端分离而形成缺口,撑杆夹紧固定在缺口处。轮体上绕周向环设有多个从轮体的外周壁凸出的滚子,任意两个相邻的滚子用于滚动支撑轮体移动。使用时,将支撑轮扣合在线缆外壁后,通过撑杆将支撑轮的位置固定,使线缆被架起并撑直,防止线缆接触磨损,实现了既能够架起保护管线,又可随管线一起移动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线移动支撑装置及其支撑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和实际生活中,大量设备需要电力供应,在铺设电缆过程中由于电缆的长度长,施工时需要工人拖拽电缆,电缆直接在地面上摩擦,不仅费事费力,而且如果拖拽距离长会引起电缆外皮磨损,甚至可能导致电缆漏电,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随后发展出授权公告号为CN20695839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支撑架包括支架和抱箍,支架上部连接有抱箍,抱箍为由第一、第二抱合部闭合形成可容纳电缆的环形空腔,第一、第二抱合部的内壁上均设有多个球形凹槽,球形凹槽中铰接有滚珠,可有效的支撑电缆,在拖拽电缆进行铺设过程中,通过滚珠的滚动将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减少了工人耗费的时间和体力。但是,由于上述电缆支撑架相对于地面固定,不能随电缆进行移动,对于需要经常移动或拉扯线缆的设备如充电装置并不适用,无法实现既能够架起保护电缆,又可随电缆一起移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移动支撑装置,以解决不能架起保护管线的同时随管线一起移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管线移动支撑装置的支撑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管线移动支撑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线移动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支撑轮以及支撑在相邻两个支撑轮之间的撑杆,各个支撑轮的轮体由至少两部分扣合连接而成,轮体的中部具有供管线穿过并将管线固定在内的固定孔,轮体上绕周向环设有多个滚子,滚子从轮体的外周壁凸出,任意两个相邻的滚子用于滚动支撑轮体移动。
有益效果:对于移动刚性管件时,将支撑轮的各部分扣合固定在管件外壁上,安装和拆卸方便;对于移动柔性线缆时,将支撑轮的各部分扣合固定在线缆外壁后,再通过撑杆将支撑轮的轴向位置固定,使线缆被支撑轮和撑杆架起并撑直,避免了线缆下垂,进而防止线缆与地面之间接触磨损,轮体的周向外壁上转动装配有滚子,减小了移动中的摩擦力,实现了既能够架起保护管线,又可随管线一起移动的功能。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加工,对支撑轮结构进一步限定,相邻两个支撑轮同轴设置,撑杆沿支撑轮的轴向方向延伸。
为了便于装配,对支撑轮结构进一步限定,所述轮体包括两个对称的半环形的对合部。
为了实现将管线固定在固定孔中,对支撑轮结构进一步限定,所述轮体的内壁面上设有弹性垫条,弹性垫条围成所述固定孔。
对弹性垫条的材质进一步限定,所述弹性垫条为橡胶垫条。
为了实现橡胶垫条固定在轮体的内壁面,对二者结构进一步限定,所述轮体的内壁面上设有周向环槽,橡胶垫条为T型橡胶条,T型橡胶条的凸起部分卡接固定在轮体的周向环槽内。
为了实现撑杆和支撑轮固定连接,对支撑轮结构进一步限定,所述弹性垫条的长度小于轮体内壁面的周长,弹性垫条设在轮体内壁面后弹性垫条的两端分离而形成缺口,所述撑杆夹紧固定在缺口处。
为了实现对合部的连接,对连接方式进一步限定,相邻两个对合部的扣合端通过弧形连接片固定连接构成轮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支撑轮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4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