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3863.6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6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国;柴鹏鹏;陈国强;杨志波;刘继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3/08;B62D6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联网 机器人 客户端软件 供电系统 凹凸不平 温室 机器人本体 控制机器人 无线中继器 物联网系统 车身震动 发送指令 减震机构 人本发明 实时获取 信息检测 运输效率 作业环境 果蔬 手机 车身 运载 损伤 农场 震动 计算机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室农场信息检测与运载的物联网机器人,由机器人本体、物联网系统和供电系统组成,本发明基于物联网控制,通过安装于手机或计算机的客户端软件实时获取温室内路面及作业环境信息,利用客户端软件发送指令通过一系列的无线中继器传送到物联网机器人,控制机器人运动。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减震机构可减轻机器人在行走时凹凸不平的路面对车身的震动,有利于减少车身震动对果蔬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器人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温室信息检测及果蔬运载的物联网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和城镇人口剧增,逐渐发展壮大的温室大棚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温室内作业空间狭小、果蔬种植行间距较窄,透风性差且春夏季节温度较高,因此在栽培与收获季节存在劳动强度大与作业环境差的问题。此外作业工人与果蔬作物的频繁接触容易将外界病毒病菌虫害传播给果蔬植株体,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无减震机构的机器人在温室内运载行走时,凹凸不平的路面将迫使车体产生较大震动,从而导致机器人运载的果蔬产生碰撞与挤压损伤。现代温室农场面积较大,需要布置较多的传感器组采集信息,需要铺设纵横交错的线路,导致检测成本高维护难,同时灵活性较差,存在检测盲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栽培与收获季节存在劳动强度大与作业环境差以及现代温室农场面积较大需要布置较多的传感器组采集信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面向温室农场信息检测与运载的物联网机器人,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用户通过无线终端控制物联网机器人运载果蔬以及灵活移动监测温室内果蔬的生长与环境信息,有效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物联网系统和供电系统;
所述的机器人本体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固定支撑板、驱动轮、直流减速电机、减震机构、侧固定板、L型固定板和果蔬筐;其中上端盖与下端盖连接形成中空的密封结构,在下端盖上设有固定支撑板,所述的固定支撑板两端设有L型固定板,所述的侧固定板连接在固定支撑板上,所述的果蔬筐固定在上端盖上方;所述的下端盖的下方设有四个驱动轮,每个驱动轮上都设置有减震机构,每个减震机构上均设有一个直流减速电机,所述的减震机构与下端盖相连;
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由无线中继器、无线终端、主摄像头、云台、控制器、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传感器组和无线路由器模块组成;所述的主摄像头设置在云台上,所述的云台设置在上端盖前部;所述的主摄像头通过USB导线与无线路由器模块连接,控制器通过串口分别与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传感器组和无线路由器模块连接;四个直流减速电机两两并联并分别连接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的电机输出端,无线路由器模块发射的wifi信号通过无线中继器的扩展与控制室内的无线终端连接形成无线局域网;
所述的供电系统由第一稳压模块、蓄电池、电源开关和第二稳压模块组成;所述的蓄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一稳压模块、第二稳压模块、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转化为控制器、无线路由器模块和四个直流减速电机的所需电压,所述的主摄像头所需电压由无线路由器模块提供,所述的传感器组所需电压由控制器提供。
进一步,所述的传感器组由副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CO2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组成。
进一步,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U型板、螺杆、扭簧和法兰联轴器,所述的法兰联轴器安装在驱动轮上,直流减速电机紧固在法兰联轴器上,扭簧通过螺杆分别紧固在直流减速电机和U型板上,U型板固定在下端盖上。
进一步,在机器人本体的前部设有启动开关和急停开关,后部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输入端与电源开关输入端并联分别与蓄电池输出端正负极连接,电源开关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稳压模块输入端和第二稳压模块输入端连接;启动开关的常开接口、急停开关的常闭接口、第一驱动器电源接口、第二驱动器电源接口和控制器电源接口依次串联后接入第一稳压模块输出端,蓄电池、电源开关、第一稳压模块、启动开关、急停开关、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控制器形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3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