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催化活性的磺胺喹噁啉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3582.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彭慧港;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6 | 分类号: | C07F15/06;B01J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陈宙;于晓霞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催化活性 磺胺 钴化合物 制备 钴配位化合物 二联吡啶 过氧化氢 合成步骤 几何构型 晶胞参数 八面体 空间群 六配位 潜在的 钴离子 单斜 晶系 钴盐 应用 | ||
1.一种具有电催化活性的磺胺喹噁啉钴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分子式为C42H42N10O6S2Co,晶系单斜,空间群C2/c,晶胞参数α=90°,β=126.579°,γ=90°,钴离子为六配位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其中两个氮配位原子来自于4,4’-二联吡啶,四个氮配位原子来自于两个磺胺喹噁啉,每个结构单元包含一个中心钴离子、两个磺胺喹噁啉、一个4,4’-二联吡啶和两个客体乙醇分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胺喹噁啉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钴盐、磺胺喹噁啉和4,4’-二联吡啶按摩尔比1:2:1的比例混合置于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然后添加水、乙醇和DMF体积比为4:8~10:1的混合溶剂;
2)将上述反应釜密封、置于鼓风恒温箱中,60~90℃加热24~72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分离,得红色针状晶体即为所述的钴化合物。
所述参加反应的钴盐为氯化钴、硝酸钴或醋酸钴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参加反应的物质为化学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胺喹噁啉钴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钴化合物作为电催化材料对过氧化氢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35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