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海洋细菌的培养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3179.8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5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38;C12M1/34;C12M1/26;C12M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韩耀朋;曲志乾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细菌 培养箱 取样装置 搅拌装置 控制装置 培养取样装置 螺纹连接 模拟水流 取样过程 水流环境 细菌培养 内侧壁 外侧壁 取样 水样 粘附 流动 污染 | ||
1.用于海洋细菌的培养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1)、用于模拟水流流动的搅拌装置(2)、取样装置(3)和用于控制培养箱内温度的控制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于培养箱(1)顶部,所述控制装置(4)设置于培养箱(1)内侧壁上,所述培养箱(1)底部形成有支座,所述取样装置(3)螺纹连接于培养箱(1)底部,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底板(2-1)、安装板(2-2)、转盘(2-3)、电机和搅动杆(2-5),所述底板(2-1)脱卸连接于培养箱(1)顶部,所述安装板(2-2)竖直固接于底板(2-1)上,所述转盘(2-3)嵌置并转动连接于安装板(2-2)一侧,所述电机与转盘(2-3)相连,且设置于安装板(2-2)的另一侧;所述安装板(2-2)顶部设有定位块(2-6),所述定位块(2-6)转动连接于安装板(2-2)上,且位于转盘(2-3)的正上方;所述搅动杆(2-5)穿装于定位块(2-6)中,并通过滑块(2-7)固接于转盘(2-3)上,且搅动杆(2-5)与滑块(2-7)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细菌的培养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3)包括壳体(3-1)、密封圈(3-2)、连杆(3-3)、第一弹簧(3-4)和档杆(3-5),所述壳体(3-1)螺纹连接于培养箱(1)底部,且与培养箱(1)相连通;所述壳体(3-1)内设有横向的隔板(3-6),其壳体(3-1)内部空腔被隔板分为上空腔(3-11)和下空腔(3-12),所述隔板(3-6)上设有用于连通上空腔和下空腔的通孔(3-61),所述连杆(3-3)穿装于隔板(3-6)中,所述密封圈(3-2)固接于连杆(3-3)顶部,且密封圈(3-2)边缘搭接于壳体(3-1)顶部;所述密封圈(3-2)低于或等于培养箱(1)底部的内表面,所述第一弹簧(3-4)套装于连杆(3-3)上,且位于下空腔(3-12)内;所述档杆(3-5)固接于连杆(3-3)末端,所述档杆(3-5)自由状态下的高度高于支座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细菌的培养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缸体(4-1)、感温模块(4-2)、柱体(4-3)和复位弹簧(4-4),所述缸体(4-1)固接于培养箱(1)的内侧壁上并位于培养箱的排气孔(1-1)处,所述缸体(4-1)内设有第一腔室(4-11)、第二腔室(4-12)、第一释放通道(4-13)和第二释放通道(4-14),所述第一释放通道(4-13)和第二释放通道(4-14)均与第一腔室(4-11)相连通,所述缸体(4-1)的第一腔室(4-11)的一端设置有感温模块(4-2),另一端与第二腔室(4-12)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4-12)与培养箱箱体上的排气孔(1-1)相连通,所述感温模块(4-2)包括感温触头(4-21)、感温壳(4-22)和膜片(4-23),所述感温壳(4-22)固定于缸体(4-1)第一腔室(4-11)的端口,感温壳(4-22)内设膜片(4-23),外部与感温触头(4-21)相连;所述膜片(4-23)与柱体(4-3)一端相连,所述柱体(4-3)穿装于缸体(4-1)的第一腔室(4-11)和第二腔室(4-12)中,且柱体(4-3)的另一端形成膨胀部(4-31),所述膨胀部(4-31)位于第二腔室(4-12)内,且第二腔室(4-12)的端口直径大于第一腔室(4-11)的端口直径,所述复位弹簧(4-4)位于第二腔室(4-12)内,且其两端分别与柱体(4-3)的膨胀部(4-31)和缸体(4-1)的内侧壁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海洋细菌的培养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4-5),其通过杆件(4-51)与柱体(4-3)的膨胀部(4-31)相连,且杆件(4-51)穿装于复位弹簧(4-4)内;所述挡板(4-5)位于培养箱(1)的排气孔(1-1)处,且其直径大于排气孔(1-1)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31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