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变频火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2879.5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1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马人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变频 火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变频火锅,本智能变频火锅包括有支撑座、加热板和锅体,在支撑座上安装有与加热板电性连接的调节面板;在支撑座与加热板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与调节面板电性连接;在所述锅体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中部上凸,隔离网中部的四周形成坡面,在所述坡面上固定贴附有温差感应片,温差感应片的信号收集单元与信号发射器配对连接;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该火锅结构精巧,能够根据食客的进食速度智能的调节火力大小,在新食物加入时能够及时调整火力,在煮熟后自动减小火力,保证食物的口感,减小蒸汽产生量,为食客营造舒适的饮食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饮电器产品,特别的,是一种电力火锅。
背景技术
火锅是很多食客的大爱,寒冷的冬季约上三五好友,围坐在火锅旁热火朝天的欢聚一场,简直是一种享受;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火锅店均采用电力火锅,电力火锅能够方便的调节温度、占用空间小、没有煤烟出现,使用也更环保;由于吃火锅花费的时间较长,不可能全程使用最大火力,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仅在涮烫新食物时才会加大火力,而在食物煮熟后或在聊天过程中,则会调小火力,一方面是防止食物煮的过老,一方面是防止火锅上的水蒸气产生过多,熏到眼睛、衣物上;于是在吃火锅的过程中,常见到食客们频繁的调节火锅火力,涮烫时调大、休息时调小,操作较为繁琐,影响食用体验;此外,一些食客不能把握火候,会将食物煮的过老,食材又柴又硬,影响口感又浪费粮食;此外,在涮烫过程中,食材常常夹杂着底料,让一些“中奖”的食客苦不堪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变频火锅,该火锅结构精巧、使用方便,能够根据食客的进食速度智能的调节火力大小,在新食物加入时能够及时调整火力,在加热煮熟后自动减小火力,保证食物的口感,同时减小蒸汽产生量,为食客营造舒适的饮食环境。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智能变频火锅包括有支撑座、加热板和锅体,在支撑座上安装有与加热板电性连接的调节面板;所述加热板安装在支撑座的上表面;
在支撑座与加热板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芯片与调节面板电性连接;
在所述锅体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隔离网,
所述隔离网的中部上凸,隔离网中部的四周形成坡面,在所述坡面上固定贴附有温差感应片,温差感应片的信号收集单元与设置在锅体外部的信号发射器配对连接,所述温差感应片与信号收集单元的表面涂有保护层;所述信号发射器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火锅底料放置在隔离网与锅体的底部之间,扣置并固定好隔离网后注入适量的高汤,即可对火锅进行加热;火锅底料被隔离网隔离在高汤的下方,底料不会与食材混杂,有效避免食客误食,进而避免进食麻椒等尴尬;
食客从锅体的上部放入食材,生冷的食材进入锅体后逐渐下沉,并沿着隔离网的坡面下滑;下滑过程中,食材与温差感应片接触并传递温度;温差感应片的下表面始终与高汤接触,因此温差感应片下表面的温度与高汤温度相同,当食材滑过时,温差感应片上表面的温度降低并逐渐与食材温度相同,因此温差感应片的上下表面出现较大的温差,而随着食材进入锅体的时间延长,食材被快速的加热,食材与温差感应片上表面的温度在快速的回升;当温差感应片两侧出现较大的温差时,温差感应片内部将产生微电流,温差越大微电流的电流值越大,在食材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温差感应片两侧的温差逐渐降低,产生的微电流也在发生变化;该变化的微电流被信号收集单元捕捉并发送给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将该信号传送至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根据单位时间内微电流的变化情况,计算出食材单位时间内被提升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2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